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教育强国建设大家谈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这一重要论述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之后,进一步确定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表述,明确了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支撑。其意义在于,不仅内在表达了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充分表明了教育现代化关乎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的独特价值和教育强国的实现方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集中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毋庸置疑,建设教育强国,首先要推进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对教育本质、价值与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以此为指导,在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成就巨大。教育系统和基层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诸多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追求教育公平,打破地域、贫富、性别等限制,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些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和全面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这些认识概括为“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1]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理念基础。
但是,现实中还存在许多教育功利化倾向,离教育现代化的“八个更加注重”理念差距甚远,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严重违背,与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格格不入。这些倾向具有短视性、片面性、简单性、传染性等特征,架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异化了教育过程,催生了超负荷教育,引发了教育焦虑。[2]教育功利化倾向是社会功利化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学者认为“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是对高质量教育的最大戕害”,建议将其列入专项治理清单。[3]
针对这些问题,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针对教育培训乱象等问题,指出“教育,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2023年5月,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总书记又强调“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围绕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从教育理念上正本清源,引领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推动全社会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教育环境,这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思想指引。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必须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