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讲稿: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三个维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薛熠(2024年7月12日)
从2023年9月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到2024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进行系统阐释,再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立意深远,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引和宏伟的发展蓝图。在当前这个科学发展最新讲话系列的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不仅为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指明前进的方向,也成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
(一)历史性
1.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人均GDP都没有太多发展,一直处于平缓的发展进程。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依靠手工劳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且劳动分工简单,系统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封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土地和相关的生产资源,社会结构僵化,限制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流动。
十八世纪末,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纺织、采矿、冶金等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机器替代部分手工劳动,成为最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人口涌入城市,为工厂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调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机械化革命,其核心价值在于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仍存在很多局限性,比如生产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动力和资源的分布不均、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等问题。虽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取代了过去更为僵化的封建制度,生产资料开始集中于资产阶级手中,但是生产组织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
工人阶级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差,社会矛盾激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欧洲和北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破主要体现在电力和新型通讯技术的应用,电话、无线电通讯技术以及钢铁、化学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也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此期间,随着技术创新突破和工业的繁荣,产业结构也经历了深刻变革。为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资产阶级开始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形成了卡特尔等一系列垄断组织,这些组织通过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实现对经济的垄断,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丰厚利润,但由此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矛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各方都关注的焦点,这也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关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以改善民众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后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醒我们要关注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制造业的电气化革命,其核心价值在于标准化、自动化流水线生产方式逐渐崛起,促进大规模生产陆续成为制造业的主导生产组织方式,产品在同质化和产量方面均实现大幅提高。同时,生产的可持续性面临复杂挑战。传统生产管理和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全球化趋势使生产和市场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