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大连建新公司: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
笔杆子秘书

文档

23663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大连建新公司: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

阅读 48 下载 7 大小 17.97K 总页数 5 页 2024-07-30 分享
大连建新公司: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   粟裕曾经指出:“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这里的“大炮弹”,便是由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根据《大连建新公司兵工生产史料》记载,解放...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大连建新公司: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5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大连建新公司: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

粟裕曾经指出:“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这里的“大炮弹”,便是由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根据《大连建新公司兵工生产史料》记载,解放战争期间建新公司共生产各类炮弹545700发,其中大部分支援华东战场,为我军及时送去了急需的“大炮弹”。对此,刘少奇称赞道:“大连建新公司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工作做得很好,中央很满意。”

“去大连办兵工厂”

1946年7月初,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为了坚持南满地区(今辽宁)的斗争,打破国民党方面“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企图,必须尽快在南满地区开展军工生产。

8月初,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萧劲光奉命赶赴大连。经过考察摸排,他认为当地具备发展军工的有利条件。第一,局势稳定。此时的大连是由苏联军事管制,我党实际控制的特殊解放区。根据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相关协定,国民党军队不得进入大连。第二,基础较好。日伪势力在大连经营已久,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工业体系。抗战胜利后,我党接管了部分工厂设备,稍加改造便可进行军工生产。第三,区位优越。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与山东解放区隔海相望。此时大连为商贸“自由港”,物资采购和海上运输均较为便利。

对于萧劲光的报告,党中央、中央军委高度重视,随即提出一个大胆计划: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有必要动员各解放区集中力量,在大连建立隐蔽而又稳固的军工生产基地,不单供应东北战场,更要支援全国解放。11月13日,中央军委致电华东局、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察冀中央局,强调大连“能较有保障的制造枪弹,你们可派干部携带一部分资金前去该地开办兵工”。对此,各解放区积极响应,华东局率先于11月15日回复“拟派人去大连办兵工厂”。

随即,由东北局、华东局领导成立军工生产委员会,筹备建厂事宜,计划重点生产作战急需的各种炮弹。为保密考虑,工厂主体建在大连市郊甘井子地区,对外统一称“大连建新公司”(寓意“建立新中国”)。公司下辖6家工厂,分别为:炮弹厂、引信厂、钢铁厂、化学厂、机械厂、制罐厂。其特点在于:第一,规模庞大,以现代化重工业为基础,以军事工业为核心,体系完备;第二,配套完整,大到弹丸、药筒,小到引信、底火,甚至各型火药,均能自行生产。经过半年多的准备,1947年7月1日,我党组建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大连建新公司,正式宣告成立。东北军工部政委伍修权自豪地说道:“在东北,建新公司是最大的,技术是最高的。”

“把一切献给党”

建新公司成立初期,面临诸多困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在来自各解放区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鼓舞下,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建新公司虽然位于大连,但是最初建设和运营资金主要由华东局划拨,技术人员大多来自华东地区,产品主要运往华东战场,所以经多方研究决定,公司由华东局领导,这是由当时特殊环境决定的。然而,自1947年4月起,国民党军队开始向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妄图切断华东和东北两个解放区的联系,这就导致华东局的拨款迟迟无法送至大连,建新公司刚刚成立,财务状况便陷入窘境。雪上加霜的是,9月23日,炮弹厂厂长吴屏周在炮弹测试时不幸壮烈牺牲,引信厂厂长吴运铎身受重伤。种种变故,导致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生产,东北局迅速施以援手。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李富春于10月底致电华东财经委员会:“(一)建新公司所属各厂经费,从1948年1月起,全部由东北局负责。(二)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