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区委领导班子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交流发言
按照中心组安排,近期我学习了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重要论述,关于对一些地方违反容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统计造假等问题的重要批示精神等内容,联系工作实际,下面由我来简单谈谈我的认识体会。
一、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事关一地一域发展,更事关“国之大者”、党之大计。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我们党是人民的党,坚持人民至上既是百年大党铸就辉煌的价值源头,也是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原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深刻认识到,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让群众当阅卷人,由群众来评判。要秉承“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价值追求,自觉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最直接、最具体的一项工作,人民立场是信访工作的根本立场。作为分管信访工作的基层领导,一是始终牢记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通过信访渠道主动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更好为群众服务,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带着感情和责任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聚焦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严格落实首办责任,督促有权处理单位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方法,精益求精办理好每件信访事项,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三是建立健全信访积案化解的常态长效机制,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加大工作力度,一体推进解决问题、帮扶救助、思想疏导等工作,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对新产生的重复信访事项,建立滚动排查、定期梳理、持续化解机制,推动信访积案随有随清、重复信访持续下降,切实减少矛盾积累上行;四是对“**等领域涉及群体多、反映强烈、情况复杂的疑难信访问题,压实领导包联、责任单位化解、属地街道等各方责任,逐案逐人研究,一案一策、精准施策,统筹各方资源,稳步推进化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策的力量和温度。
二、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务求实效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就是摸实情、办实事、施实策、求实效。首先就是要摸实情,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深入调查研究,摸准实情,才利于做决策、抓落实。就是要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工作中避免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多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情,特别是多到矛盾困难集中、群众意见大、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把情况摸实摸透,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其次,就是要以实的态度抓落实。实干既是一种政治责任,又是一种思想境界。既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又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要坚持以真抓实干为重,树牢与“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求相匹配的政绩观,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注重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防范和纠正政绩观跑偏错位诱发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