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调研报告调研文章:浅析新时期伍财会监督内涵及实施路径
笔杆子宝典

文档

22818

关注

1

好评

0
DOCX

调研文章:浅析新时期伍财会监督内涵及实施路径

阅读 59 下载 5 大小 18.29K 总页数 6 页 2024-08-12 分享
调研文章:浅析新时期伍财会监督内涵及实施路径 一、财会监督背景及意义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对此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监督体系的细化和发展,也是通过监督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调研文章:浅析新时期伍财会监督内涵及实施路径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6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调研文章:浅析新时期伍财会监督内涵及实施路径

一、财会监督背景及意义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对此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监督体系的细化和发展,也是通过监督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财会监督首次被纳入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使财会监督充分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促进党内监督与财会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是对权力运行在经济活动领域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国家经济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2023年,财政部召开全国财会监督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党中央重要决定,为加强新时代财务监督工作营造强大势能。2024年,按照财政部关于对国家xx队伍开展财会监督的工作部署,各地迅速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二、财会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xx队伍改革转制之前,财务管理主要通过会计监督的形式,对队伍资金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为了更好地把握财会监督的内涵,实现会计监督向财会监督的转变,进一步探索队伍财会监督实施路径,需要充分认清财会监督和会计监督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一)财会监督与会计监督区别

1、监督职能区别。‌财会监督的职能是坚持以党内监督为引领,通过对财政、财务、会计活动实施监督,达到全面从严治党、维护中央政令畅通、规范财经秩序的目的。会计监督专注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防止会计差错、舞弊及不当行为。

2、监督主体区别。财会监督主体可以分为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外部监督主体涉及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证监会、银保监会、税务部门,可单一开展也可联合实施监督。内部监督主体为以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承担财会监督职责部门及财务人员负责实施的组织机构。会计监督主体为各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主要负责人牵头,财务部门负责实施的组织机构。‌

3、监督时限区别。财会监督是对经济活动的全生命周期监督,监督流程由事后监督延伸至事前、事中监管,贯穿整个经济活动和资金运行全过程。会计监督主要是对经济活动发生时及发生后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监督。

4、监督方式区别。‌财会监督以管理管控为导向,除直接监督单位财务会计活动外,‌还对执行财经法规情况进行监督,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会计监督则主要通过检查、‌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来实现,‌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监督对象区别。‌财会监督的对象包括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的监督,‌以及单位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和会计核算过程的监督。‌会计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单位会计资料和会计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财会监督与会计监督的联系

会计监督属于财务管理行为,通过检查和监督会计信息和数据,确认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一步对单位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为财务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财会监督属于行政管理行为,利用会计监督数据,进一步核查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和实施情况,并将监督过程、依据、结果应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在财会监督的过程中,将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公开,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及时修正会计监督效率。因此,会计监督是财会监督的一个基础环节,直接影响财会监督的正确性和方向性。同时,财会监督实施管理手段,通过问题纠治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加强财会人员管理,从而规范和提升会计监督工作方式。

三、实施财会监督的必要性

针对当前财经环境严峻、财务管理问题集中、内控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监管难度大、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现实问题,中央将财会监督上升国家治理高度,越发凸显财会监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