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经验交流:以标准化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制机制,推进实现“五个转变”(标准供给由传统主业主导向传统主业与新兴业态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科技领域为主向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全域转变,标准化建设由集团驱动向集团和基层双向促进转变,标准化成果由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拓展跃升,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以标准化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治理现代,以标准化创新助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双一流”企业。
一、标准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索与实践
围绕服务重点战略、重大工程和重要部署,建立了“需求导向、创新驱动、项目支撑、成果转化、协同高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技术研发、专利创造、管理创新、标准创制、产业实现”的标准化运行机制,推进智慧绿色标准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组织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和客户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实施全国港口行业首个“Q+HSSE”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保和环境管理体系“五统一”,助推高标准建设世界级港口群。
出台前瞻性标准化顶层设计。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标准化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准化管理办法》顶层设计,连续两年将标准化工作列入“十大攻坚行动”“十大提升行动”顶格推进,主要领导协调推进。明确了“全面统筹、系统推进,科技引领、产业协同,创新驱动、开放兼容”的标准化工作原则,成立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全面领导全集团标准化工作,着力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管理。
推行高效能标准化管理。通过推行项目管理理念,实现“时间、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施三精管理方法,将“三精十二化”贯穿始终,按照“整体试点+分类试点+单项试点”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层分类确定73家试点单位组织开展研学与试点建设,把标准化思维融入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根据《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6)和《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13017)等国家标准要求,在深入开展现场调研,系统梳理总结标准化建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各单位按照前期准备、体系建设、标准编制、发布实施、检查验收“五步走”,组建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3个工作专班16个专业委员会,统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编号24类57项,形成管理、工作、技术标准编码规范和参考模板19份,全面开展企业标准转化。以规章制度为基础,建立“管理标准”1300余项,让制度管人管事落地见效;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岗位、各工种的“工作标准”900余项,以操作规程为基础,建立覆盖设备、工艺、流程等各领域“技术标准”1200余项,提高规范操作化水平,构筑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创新标准化成果转化
技术专利化。标准化为港航协调发展建立“规则秩序”、积蓄转型发展“动能优势”。按照“五个国际领先”的发展定位,编制《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建设并运营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首个智能空轨和“氢+5G”轨道吊、全球首创智慧码头指挥控制系统(A-TOS),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续九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创新搭建“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与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化交流合作,开展技术专利转化,实施“卡脖子”技术突破工程,科技研发投入年均增幅50%以上,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10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