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实行干部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筑牢严管干部“防火墙”
笔杆子宝典

文档

22818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实行干部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筑牢严管干部“防火墙”

阅读 63 下载 4 大小 18.69K 总页数 6 页 2024-09-01 分享
实行干部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筑牢严管干部“防火墙” 从严管党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干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央对从严管理干部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特别是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给予了更大关注,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刘云山、赵乐际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就...
下载文档
/ 6
全屏查看
实行干部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筑牢严管干部“防火墙”
还有 6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6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实行干部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筑牢严管干部“防火墙”

从严管党治党,关键是从严管好干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央对从严管理干部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特别是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给予了更大关注,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刘云山、赵乐际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就从严管理干部人事档案提出要求。近年来,浙江省松阳县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补齐了档案管理工作中“多头存放”、“失之于松”的突出短板,有效推动档案这道选人用人“防火墙”筑牢砌实。

一、工作背景

从2014年10月开始,全国各地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了以“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为重点的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发现一些档案存在涂改、篡改、伪造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社会影响恶劣。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管理规范性不够、专职管档力量缺乏、安全有效监督难以到位等比较突出的“短板”,我们通过基层调研发现:这些“短板”中的有些问题越到基层可能就越突出,而且在县一级层面更具有普遍性,比如以松阳县为例,干部档案专项审核的1646卷中,“三龄”记载不一致的就有620人占37.7%,档案材料不同程度的缺失更是多达1267人占77%,极大地影响了干部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经总结研究分析,传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三难”突出问题:

一是专职管理依然难以保障。1991年出台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每管理一千卷的档案需配备一名专职干部”,然而受编制所限,这一要求普遍无法实现。之前仅存放在县委组织部3000余册干部人事档案有1名专职人员负责管档,其他9000余册干部人事档案分散在人力社保局、教育局、卫计局等7家单位均由7名专职或兼职干部管档;即便是组织部的专职管档干部也还要经常参与其他组织工作,兼职管档人员的时间、精力更是难以保障。

二是硬件设施依然难以落实。对《条例》规定要求的相对独立制档室、查阅室及其它硬件设施,地市以下各个管档单位的设施设备配置普遍不足。之前除组织部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外,其他7家管档单位均无法按规定要求落实到位。有的单位由于管理的干部人事档案数量有限,库房与其他功能库房结合使用;个别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柜与其它档案柜混杂存放。

三是安全有效监督依然难以到位。在以前实际工作中,干部档案的归档、制档、查借阅、转递等环节全部由管档人员“一人包办”,加之该项工作属于常规性、基础性的“潜绩”工作,领导关注和过问偏少,档案工作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档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自律能力,尤其是档案库房和管档人员办公场所相对独立,缺乏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更甚者出现干部档案管理全程“无人监管”的状况,这也是发生干部档案涂改、篡改、伪造等造假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有效破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短板”,切实筑牢从严管好干部的“防火墙”,松阳县坚持从严导向、问题导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2015年初探索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统存统管”新模式,将组织部等8家单位分散管理的全县1.2万余卷干部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存放、统一管理。2016年2月,挂牌成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工作。该创新做法得到了省、市等组织部门领导的批示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建“专业事、专人做”的管档专门机构。成立松阳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为县委组织部下属事业单位,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从组织部、人力社保局、教育局、卫计局等4家管理档案数量较多的单位各划出1个编制,精心挑选比较熟悉干部人事工作和档案工作业务的干部组成专业化管档队伍,这样既可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