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研讨发言:落实司法责任制如何做到“全面准确”
落实司法责任制如何做到“全面准确”
司法责任制是构建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的核心工程,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近日,A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基础上增加了“准确”二字。这是基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作出的要求。全面,就是不仅制度建设要全面,制度落实也要全面。准确,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确保实现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预期目标。
司法审判作为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裁判结果要做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除了法官个人需具备过硬专业素养和深厚审判经验,更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根据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但是,在法院内部,由谁具体行使审判职权?院长、庭长对未参与审理的案件能否行使权力?若法院内部对案件存在分歧,结果如何确定,由谁承担责任?从制度上回应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妥善的权责分配。司法责任制就是一种权责分配机制,重点在于科学划定审判权力运行边界和各类主体职责,确保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失职必问责、滥权必追责。
在我国,落实司法责任制有两方面相辅相成的要求,即“让审理者裁判”和“由裁判者负责”,意在构建科学的司法权运行体系,最大限度预防错案发生。有人将司法责任制仅仅简单归结为错案追究,理解为惩罚意义上的问责,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司法责任制首先讲的是责任分工,而不是责任追究,系统意义上的司法责任体系,是一种涵盖多种要素的结构性制度安排,包含审判权力运行、审判资源配置、法律统一适用、违法责任追究、依法履职保障和司法质效监管等全方位的制度机制。
坚持有序“放权”与有效监督有机统一。解决好“放权”和监督的关系问题,是落实司法责任制绕不过去的前提和难点。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将“去司法行政化”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改革的着力点首先是“放权”,解决审理权与裁判权分离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具体的“放权”措施包括:授权独任庭/合议庭独立签发裁判文书,废除院庭长审核、签发文书的做法;由院庭领导直接办案,尤其是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主要通过指定分案机制直接由院庭领导组成合议庭审理,改变此类案件中审理者与裁判者分离的局面;建立咨询性质的专业法官会议,满足合议庭对于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的咨询求助需求,但又不干涉合议庭独立裁判的权力;严格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和程序,确保绝大多数案件无须上会讨论,由独任庭/合议庭自行裁判;等等。
上述举措无疑强化了法官办案的独立性和主体地位。但“放权”不等于“放任”,“独立自主”不代表“自行其是”。有人担心“权力在法官、压力在法院、责任在院长”而不敢放权,个别地区不区分案件繁简难易、所涉利益、规则意义,对各类案件“一放到底,放任不管”,还有人认为监督就是干预、批示就是违规、法官就要独立,进而排斥监督管理,排斥民主集中制,甚至排斥党的领导,这些都是错误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一方面,放权要充分,不得以口头指示等方式变相审批案件,不得违反规定要求法官汇报案件,针对部分地区放权不到位问题,要建立更加清晰统一的权力配置规则,细化正负面权力清单。另一方面,法官司法责任来源于案件办理过程,必须严密监督司法过程,有效将错案发生的防治从事后移到事中,使法官在办案中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对程序的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