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党课讲稿党课:助力“老有所护”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21

关注

3

好评

0
DOCX

党课:助力“老有所护”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阅读 88 下载 5 大小 20.38K 总页数 8 页 2024-10-02 分享
党课:助力“老有所护”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同志们: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健康老龄化倡导从全生命、全过程角度,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党课:助力“老有所护”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8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党课:助力“老有所护”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同志们: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健康老龄化倡导从全生命、全过程角度,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与健康中国宏伟蓝图的有机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养老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要发展养老金融,增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目前,养老金融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方面,主要涉及养老储蓄、老年消费、医疗健康、照护服务等领域。健康保险作为老年健康风险管理的金融机制,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支撑,能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养老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一、健康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命题

按照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23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2.17亿人,占总人口的15.4%。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任务重的显著特征,面临健康长寿风险、健康养老储备不足、护理保障短缺等挑战,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时代命题。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健康长寿风险有待破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全球范围内大幅提升,2020年已达到77.9岁,预计2035年将增长至81.3岁,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并未与之同步增长。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7岁,这表明寿命的延长并不完全是健康寿命的延长,伴随着带病生存年数的增加。同时,从生命周期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疾病风险特别是慢性病患病率大幅上升,常见病、多发病迅速增加,且持续时间长、康复慢,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长寿不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现象,需要从顶层设计、金融制度、养老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协同推进予以解决。

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健康养老储备不足亟须补位。健康财富储备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已建立了包含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主要承担保障老年人生活消费支出的功能,但对“健康”的养老保障还存在缺位,老年群体普遍面临较高的因病致贫风险。从养老健康需求来看,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长快、压力大,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中个人支出占比约27%,由于65岁以后医疗费用约占个人一生医疗费用的70%,卫生费用总支出中老年人支出占比可能更高。从健康养老储备供给来看,基本医疗保险针对参保人群制定了统一医保目录和报销标准,仅部分地区、诊疗项目提高了高龄老人报销比例,大部分地区未对老年群体予以较大的政策倾斜。商业健康险产品主要面向60岁以下健康人群,老年人及带病群体可保产品有限,最需保障人群最缺乏有效产品供给,老年人健康储备有待进一步夯实。

养老照护需求旺盛,护理保障供给存在明显短缺。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失能人群规模上升,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增加5岁,日常生活自理功能下降的危险性将增加1.12倍,预计2030年我国失能人数将从2022年的4400万人快速增长至1亿人,由此产生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支付需求将大幅增长。目前我国还未建立有效的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政策性长护险作为解决失能老人医疗护理经济负担的社保制度安排,目前仅在49个城市开展试点,覆盖人数1.8亿人。商业护理保险作为政策性长护险的补充,其发展也还处于起步阶段。2023年人身险公司护理保险保费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