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2024年省级后评估镇级访谈提纲(乡镇主要及分管负责同志)
1.2024年,乡(镇)的主要精力用在抓哪些工作上了?
答:2024年,乡(镇)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上级部门每季度推送的工作要点为指导,明确方向。每季度初,我镇都会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要点,明确本季度的重点任务和目标。这些工作要点涵盖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多个方面,为全乡(镇)的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二、聚焦“一宣六帮”,助力乡村振兴。“一宣六帮”是乡镇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指导思想。其中,“一宣”指的是宣传党的政策和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六帮”则包括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治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加强党的建设。乡镇围绕这些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乡镇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乡镇还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改造、电力通信提升等。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2024年本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和特色亮点等。2024年有没有制定工作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2024年,本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永久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基本情况与工作成效。坚持以“一宣六帮”为指导思想,即宣传政策、帮监测、帮就医、帮就学、帮就业、帮住房、帮兜底,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每季度,政府都会下达明确的工作要点,指导各乡镇、各村有序开展工作。
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方面,强化入户走访效果,坚持每季度全面走访与每月重点入户相结合,动态更新务工信息,将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同时,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饮水安全等方面,确保脱贫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特色亮点
产业帮扶: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与农投公司合作,推进订单农业种植,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增收。
就业帮扶:积极推送优质就业招聘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保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劳动力技能水平。
工作计划
2024年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提高脱贫群众的生活质量;加大产业帮扶和就业帮扶力度,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加强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3.乡(镇)是否有包村或联村制度?具体是怎么安排的?
答:乡(镇)确实存在包村或联村制度,这是乡镇在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制度安排
乡(镇)的包村或联村制度通常是由乡镇干部直接参与,他们被分配到各个村庄,负责指导、协助和监督村庄的各项工作。这种制度确保了乡镇与村庄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乡镇的工作能够更直接地落实到村庄层面。
具体来说,乡镇会根据每个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然后,乡镇干部会定期到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了解村庄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帮助解决村庄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乡镇干部还会积极参与村庄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