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浅谈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笔杆子范文

文档

22101

关注

1

好评

0
DOCX

浅谈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阅读 84 下载 5 大小 20.97K 总页数 9 页 2024-10-24 分享
浅谈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林佳 摘要:安委会作为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统一指导和综合协调的机构,要全面统筹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但在基层实践中,安委会缺乏权威性、权责不对称、综合协调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委会综合监管作用的进一...
下载文档
/ 9
全屏查看
浅谈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还有 9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9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浅谈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林佳

摘要:安委会作为负责本地区安全生产统一指导和综合协调的机构,要全面统筹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但在基层实践中,安委会缺乏权威性、权责不对称、综合协调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安委会综合监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作为基层安委办工作人员,笔者拟从基层安委会综合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这些问题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希望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

关键词:安委会综合监管问题对策

开原市安监局自2003年成立以来,依托安委会综合协调平台,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新方法,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监管成效。2012年,市安监局被国家人社部、安监总局授予“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但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一些监管职能未理顺、综合协调性不强等难题,影响了安委会综合监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一、安委会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基层安委会工作面临如下突出问题:

(一)工作缺乏权威性,综合协调难度大

安委会的工作主要由安委办落实,目前安委办的日常工作基本由安监局工作人员承担。由于安监部门曾是经贸委下设的“二级局”,成立时间较晚,常被看做政府直属机构中的“弱势部门”,而综合协调的都是如消防、公安、交通、城建和经信(经贸委)等基础雄厚、影响较大的部门,其牵头协调、指导、检查、督促众多政府组成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时,显得底气不足,权威性不够。

(二)综合监管手段较单一,协调性不强

安委办(安监局)要履行综合监管职能,但却存在三方面制约因素:一是安委会并非实权机构,综合协调监督也没有强制性、权威性的规定,对相关部门缺乏约束力;二是综合监管机制尚

—35—

不健全,部门配合度不够,联合工作机制比较松散,对综合协调的度把握较难;三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在对乡镇街和政府相关部门单位的考核中,只有在事故指标超标时,才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追究相关领导干部责任,形成了以事故推动安全工作的格局。

(三)部门监管与综合监管关系未理顺,职责指向性不明

基层安委办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事故调查职责不清。一些领导同志存在“出事故,找安监”的惯性思维,因此不管是不是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求安监部门负责人牵头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主管部门也乐于当“甩手掌柜”;二是相关部门缺乏工作主动性。许多职责交叉或职责不明的安全工作,也要求安监部门牵头抓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惰性,并且“谁牵头、谁干活;谁牵头、谁负责”,很多基层安委办(安监局)都面临着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三是对责任追究认识不正确。现在许多基层政府和部门对责任追究的普遍认识是:只要出了事故,就是安监部门的问题,检查过了出事是渎职,没有检查出事是失职。甚至出现非主管行业出事,涉案企业责任人和事故主管部门可能没什么事,安监部门却因有综合监管职责而受到严肃的纪律处分。久而久之,各级安委办(安监局)总是在“背黑锅”,在实施综合监管工作时既被动又无奈。

(四)分管领导末位化,安委会监管乏力

安全生产因其既难出政绩,又存在巨大风险影响官员仕途,导致绝大多数地区安全生产工作由政府末位副职分管。可以想象,在领导层面即缺乏权威性的文件批复到了相关部门,可执行性和约束力又存在几分。而由于安委会主任时刻面临着某个领域出事故被问责,一旦政府有更年轻、资历更浅的领导上任,安全生产永远是最先被“扔”出去“定时炸弹”,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变动频繁也制约了安委会的综合协调效果。

(五)安全监管任务繁重,投入安委办力量不足

安监系统自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