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乡村振兴离不开“骨干人才”这把“金钥匙”。总书记指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全国各地牢固树立起“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的理念,乡村振兴骨干人才教育培训越来越受重视。然而,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面临的组织难、师资队伍建设不强、基础保障薄弱、学习成效不显等瓶颈亟待突破。
存在问题:一是培训组织难。与优质资源丰富、劳务报酬高的发达地区相比,农村基层仍然存在优质资源缺乏、可持续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呈现农村向城市单向输出的格局,农村的人才、劳动力、资本持续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资本和劳动力净流出现象,一些乡村致富能手、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实用人才选择离开家乡,到发达地区谋生创业,外出人员较多使得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组织难。例如:保山市腾冲市农村实用人才35岁以下的仅占总数的20.2%,农村受过较高教育、有一定专长、年富力强的“精英”大多流出就业,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妇、少,对培训的认识不够,培训的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农民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使培训的组织较困难。
二是师资建设难。突出表现为师资总量不够、师资结构不优,师资库中以机关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居多,授课以理论教育为主,基层“土专家”“田秀才”以及行业领军人物较少。有候举办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需要邀请外聘教师授课,但外聘教师对本地实际了解不透不深,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实际做出合理的分析研判和教育指导。例如,保山市施甸县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共有26名教师,均为机关单位的党政领导和干部,入选保山市党员教育师资库师资人选共10人,其中,8人为机关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人为基层党组织书记,另1人为行业模范,“土专家”“田秀才”未能走上讲台。再如,保山市开展的“博士100分”党员教育培训,邀请国内知名高校教授学者以“集中培训+网络直播+视频互动”的方式同步直播至县乡村各级,但培训较为理论,观点较为高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
三是基础保障难。在举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性技术培训等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培训中,由于经费保障不足,经常出现“经费到位培训开展、经费不足培训停滞”的现象,培训连续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在开展烹饪、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中,为方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一技之长,经常采取在村组活动场所“送技下乡”的方式进行,缺乏专门的培训场所,培训教具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例如:随着乡镇(街道)党校、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的大力建设,农村党员的培训、活动场所和软硬件条件逐步完善,但于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结合不够紧密,软硬设施整合利用、功能开发不够。
四是培训收效难。培训的目的是应用,但部门培训与农村实用人才干事创业的相关政策“接轨”不够紧密,陷入“训与不训一个样”“训前训后一个样”的怪圈,使培训的吸引力降低,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有的仅仅解决传输知识的问题,有的甚至为培训而培训,导致培训结果用不出、用不活。同时,村(社区)带头人队伍、村级后备力量等在内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普遍存在学历偏低、学习能力不强、融会贯通能力有限等不足,习惯用老思维、老办法、老经验解决问题,没有很好地将培训所得与基层实际结合起来,往往“培训了就完了,学习了就过了”,学以致用、以学为用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例如,保山市施甸县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中,村“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干部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占67.07%,50岁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