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造提升农村面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xx年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结合xx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核心,通过统一规划、健全制度和优化管理等措施,在村屯绿化、环境美化、垃圾处理、景观设置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的“革命”,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生活。
二、建设范围
xx年的建设范围是:xx街道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乡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西xx村。
三、建设内容
在村内道路硬化基础上,实施村庄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屯绿化、管理优化。
(一)村庄亮化。在已修建村庄主要道路两侧、重要节点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本着节能、节约原则,根据村内硬化道路实际情况,可设计为单侧排列或双侧交叉排列,每盏灯距离35至50米为宜,原则上总量按每20人一盏控制,光源采用LED20W至40W,灯杆采用优质钢材,高度6至8米,具体结合村民需求和规划设计确定。
(二)卫生净化。清除占道堆放的柴草堆、垃圾堆、粪堆、杂物堆,治理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有碍观瞻的建筑,禁止私搭乱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因地制宜,结合改厕项目,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在有需要的硬化道路两侧可以修建边沟,边沟要线路清晰畅通与生态氧化塘相连,便于污水排放处理。
(三)环境美化。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农户院墙等要统一规整和粉饰,高度因地制宜原则不超过1.8米,文化墙、标示墙建设要突出特色,投资少、简单美观。结合村民需求可以建设文体广场,原则上按照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核定广场面积,每村总面积控制在3000平方米范围内。在村庄适当位置布设村规民约、文化教育、科普宣传等墙栏、版栏。
(四)村屯绿化。主要包括植树、种草和栽花等,村内主要街道可种植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成活率较高、价格低廉的矮株树种,以杨树、柳树、槐树、榆树或果树为主,胸径原则上不超过8厘米,不宜搞树形高大、价格昂贵的树种。村内巷道可引导村民自行种植花草等。
(五)管理优化。主要是落实村内公益事业项目运行、管护的责任和措施。要结合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等方面工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对村民实施有效的组织管理,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在实现村庄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屯绿化、管理优化的基础上,要围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扶持致富产业发展、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等工作,促进公共资源要素向美丽乡村示范村集聚,实现产业发展、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整体提升,真正打造全方位、高标准、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四、资金安排
严格按照本方案和建设规划确定的内容、标准、投资额进行建设,确保建设范围不扩、建设项目不串、投资总额不超。这次项目建设的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7∶1∶2比例承担,每村总投资xx万元。
五、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xx月底前,开展村民民主议事、筹资筹劳工作,集中清理村屯垃圾。
(二)规划设计。xx月底前,完成美丽乡村项目计划确定和规划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