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总书记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继续就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战略部署。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型,积极维护和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公共安全环境。
预防是更有效、更经济、更安全的公共安全治理策略
公共安全治理是一个全周期的闭环活动过程,包含事前防范准备、事中抢险救援、事后恢复重建等不同环节。古人云:“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与事中抢险救援和事后恢复重建相比,事前预防准备是一种更有效、更经济、更安全的治理策略,在全周期公共安全治理活动中处于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
更有效,因为事前预防以风险为中心,旨在消除或控制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各种增量风险,从根本上来避免或减少公共安全风险的发生。事前预防强调关口前移、标本兼治、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引致公共安全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同以事件为中心的抢险救援相比,事前预防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治理策略,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牢牢把握公共安全工作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而不是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匆忙上阵、仓促应对、疲于应付。
更经济,事前预防强调以最小成本最大限度地防控公共安全风险,达到最佳的公共安全效果。公共安全治理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收益。与事中抢险救援相比,事前预防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治理策略,坚持“花小钱、办大事”,以“平时小投入”换来“长久大平安”,而不是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高成本、高代价抢险救援,甚至有时造成力量和资源的浪费。
更安全,事前预防是一种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前常态化条件下开展的例行性活动,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不会危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干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前预防是一种“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式的治理策略,突出常态长效,强调以平时工作的确定性来对冲各种公共安全事件的不确定性。与之相比,抢险救援是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非常态条件下临时性开展的活动,其间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甚至极其危险的因素,各种情况有时耦合叠加、传导演化,抢险救援人员必须在时间紧迫、环境复杂、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采取应急措施,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坚持预防为主是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的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把坚持预防为主纳入新时代我国公共安全治理的明确要求和基本原则。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维护公共安全必须防患于未然。要坚持标本兼治,既着力解决较为突出的公共安全专项问题,又用更多精力研究解决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