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健全个人数据保护的安全治理机制
在数据爆发的今天,大数据广泛应用于提高社会效率,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数据开放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数据要素相关制度、技术、立法不完善,隐私泄露事件多发,影响数据价值的释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强调,要以保护个人信息为前提,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加强个人数据安全保护,需要推进制度规范监督的完善,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
个人数据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还关涉个人基本权利。然而,随着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场景的不断增加,个人数据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约有四成网民遭遇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身份盗用等个人数据安全问题。个人数据面临的风险情境也愈加复杂。比如,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在线服务平台常以用户体验为名过度收集超出其本身功能必要范围的用户信息,在个体没有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对一系列个人数据打包授权,导致大量敏感数据泄露。再如,数据的不当使用。数据持有者出于经济利益考量,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将收集到的个人数据用于其他商业用途或转售给第三方,数据被用于市场营销、行为分析或其他经济目的,加剧个人数据的泄露风险。还比如,网络诈骗。非法采集者通过“社会工程方法”,即通过操纵、影响或欺骗他人,以获取敏感信息,诱使个体做出不利的数据决策,敏感数据泄露导致身份盗用、财务损失及声誉受损等严重后果。最后,技术渗透。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和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手段使得入侵并盗取个人数据变得愈加隐蔽,给个人数据安全带来更大挑战。
随着数据保护技术和隐私政策的不断健全,技术创新与社会制度的协调发展能够为个人数据保护提供可行方案,以安全治理机制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促进数据流通利用有序、可持续。
建立科学有序的风险预防机制。物联网设备、高清摄像系统、智能手机等技术的迭代升级使个人数据采集更具即时性、隐蔽性,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更是打破了传统的数据生命周期。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一旦在生成源头失控,就有可能瞬间扩散并长期保存,增加了追溯和治理的难度。因此,应当加强对个人数据生成源头的治理,通过预防性策略降低数据不当使用和泄露的可能性。制定个人数据负面清单,明确规定禁止或限制采集的数据类型,尤其要对高度敏感的个人信息划定红线。约束个人数据生成场景,按照最小化和知情同意原则规范适当、适时的个人数据采集场景,对超高精度捕获技术和数据关联分析技术限定适用边界,防止个人数据采集“无孔不入”。提升个人数据安全素养,注重宣传引导和教育普及,推广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概念、法律规范和实践案例,提高公众对数据采集的敏感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动态连贯的过程监督机制。面对日益多发的隐蔽数据交易行为,应当加强对数据处理和流通全过程的治理,常态化对数据生命周期进行合规性监管。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的可追溯管理,全面记录并分析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实时监测数据流通活动,及时发现并精准识别潜在风险,防范数据使用中的不合规行为。开展个人数据的动态审计,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审计体系掌握数据安全状况,感知个人数据安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