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21

关注

3

好评

0
DOCX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阅读 36 下载 3 大小 43.36K 总页数 10 页 2024-12-05 分享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20XX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
下载文档
/ 10
全屏查看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还有 1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0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应对

20XX年9月,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聚焦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到微观主体,就是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劲驱动力。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分布在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在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推荐阅读: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赋能城投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挥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势和溢出效应

实现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内部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需要更多的持续性资源投入。国有企业在战略和资源端具有相对优势,这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

国有企业更具战略前瞻性。国有企业具备更强的持续经营能力,因而更能够从长远角度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由于国有企业经营内容的基础性、经营目标的战略性,使其能够以更长期的视角分析社会和市场变化,部署企业的长效投资和推进组织的持续变革,更加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数字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主题的时代性变革,其间要经历比较长远的变革过程。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同样需要经历不断探索反复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因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成效。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更有可能超越当期的利益诉求,面向中长期战略目标进行规划、投资和部署。

国有企业更有资源保障性。由于数字化建设比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更大、时间周期更长,因而需要更多的持续性资源投入。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在资金投入、设施设备投入和人才投入方面具有更为充足的资源保障。一方面,国有企业有更稳定的业务流和资金流,以及更高的资信和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具备更优越的软硬件基础和设施设备条件。此外,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也相对充足,在人才市场上对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积极发挥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国有企业上下游覆盖面广,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形成有效的示范效应,在标准制定、资源共享、市场培育以及示范带动等多个方面带动其上下游协同转型。

技术引领和标准制定。国有企业依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以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并联合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引领产业数字化升级。例如,依托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优势,航天科工率先打造了以云制造为特色、跨行业跨领域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平台。目前,航天云网平台已面向航空航天、电子、机械、汽车4个重点行业16个细分领域,提供了2000余个智能化项目及服务,形成了84个数字化解决方案。

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将自身积累的数据、技术、经验等资源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推动产业链协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