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纪委书记党风廉政教育“每月一课”授课提纲:《锁住贪欲,升华人生》
根据党风廉政教育“每月一课”计划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堂党课,题目是《锁住贪欲,升华人生》。为什么以此为题。俗话说:“万事欲中生”。人类绵延生息不绝,源于欲望的驱动。没有欲望,人就失去了生活动力和生存活力。欲望是一把善恶并生、利弊同在的双刃剑,既能伤害人,也能成就人。正当的、合理的欲望是生命事业的动力,邪恶的、卑劣的欲望是堕落和犯罪的根源。当前,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眩人耳目的诱惑实在太多了,这些诱惑交织在一起,引发出各种各样的欲望。正确认识和对待欲望,对于我们立身做人、成就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具体地谈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倍加珍惜职位,但官欲不要过盛
追溯十年、二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我想在座的各位都会心生感慨:来之不易啊!XXX是党委的职能部门,我们每一名同志的职位,既重要又显要,能在这样一级机关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难得和幸运的事。因此说,我们这个职位是值得珍惜的。从了解情况看,各级党员干部想进步、求发展的进取心都很强,有一股争劲、比劲、干劲,这也符合生存就是拼争的道理。但同时也发现,有的同志在如何进步、怎样发展的问题上,往往调整不好心态,摆不正位置,选不准途径,结果带来情绪波动。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校正三种不良心态。一是要校正“总认为自己进步慢”的浮躁心理。现在有一种不好的现象,有的同志在一个岗位干上几年,就觉得该用了;有的看到别人用了,心理着急不是滋味。大家不妨想一想,官当多大才算大,提的多快才算快。须知,人的欲望一旦被刺激起来,往往是没有止境的,官当大了还想大。然而,这种无限的官欲势必与有限的官位构成尖锐的矛盾,志在必得者于是常出现尴尬的场面。在这里,给大家念一首《不知足》的打油诗,这首诗这样写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梦一回。“这首打油诗,是对人无限贪欲之心的深刻刻画,实际是办不到的,结果是南柯一梦。按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对待个人进步上,都应注意把握好四个关系,即个人素质与机遇的关系,素质是基础,机遇是条件;个人努力与组织需要的关系,努力是途径,需要是大局;贡献与岗位的关系,要认识到才不称不可居其位,职不称不可食其禄;职位与责任的关系,职位是分工,责任是重托。其次,要校正“不用我就不公”的埋怨心理。有的同志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比用起来的人强,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突出表现为“四个过高估价”:一是过高估价自己的潜能,觉得自己很全面,什么都能干,不是自己不行,而是领导没有发现。二是过高估价自己在群众中的份量,把自信当威信,把个别人的评论当成群众的公论,缺乏自知之明。三是过高估价自己在同职中的位置,总把自己在同职中往前排,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四是过高估价自己的政绩,总觉得自己干得多,成绩都是自己的,往往陷入盲目性。存在这四个“过高”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看、听、算、讲上存在认识偏差;“看”的是一点论,肯定自己,否定别人;优点是自己的,问题是别人的;自己是一朵花,别人是豆腐渣。“听”的是一种声,错把“呼悠”当赞扬,听不进逆耳忠言,愿意听顺情好话。“算”的是一笔帐,只记自己的成绩,不讲自己的问题,对自己提升有利的事就讲,对自己没好处的事就不说。“讲”的是一面理,不用我不公道,用别人有说道。一个人官可以不提,但人格不能不讲。一个人我想至少有三个东西要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