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乡镇街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xx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24年以来工作回顾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镇上下坚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全区“双百”创建目标,聚焦“工业强区”战略,强产业、美乡村、富民生,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示范样板镇,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
一年来,我们锚定项目攻坚“主线”,以“攀高比强—跨越赶超”之志,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是量质“双突破”——经济运行双线跃升。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实体税收xx万元,全镇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破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24亿元;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5亿元,全年新增工业列统企业11家,总数达xx家,在全区镇街中遥遥领先。服务业企业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9亿元,贸易业企业全年完成营收1.9亿元,相较去年实现高速增长。二是引建“双提速”——项目攻坚全链突破。全年实现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xx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xx实现当年招引、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列统。2024年前三季度连续三次获得全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季度优秀单位流动红旗,并于年底获评2024年度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三是链群“双驱动”——产业聚链集群升级。在确定以xx为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三大产业集聚群。目前,全镇xx家列统企业中,共有装备制造类企业7家,产值6.8亿元;鞋服纺织类企业9家,产值7.4亿元;品牌食品类企业6家,产值9.1亿元,未来产业集聚发展上,品牌食品有望成为xx乡镇(街道)第一个10亿级产业。
一年来,我们聚焦乡村振兴“标线”,以“铆足干劲—协调发展”之力,推动镇村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聚力富民增收,集体经济量质齐升。坚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全年粮食稳产丰收,未发生规模性返贫。创新推行“六条路径”发展模式,引导15个村抱团领办集体企业,实施花生产业延链、稻麦社会化服务等项目,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200万元,村均76万元,5个村超百万,xx村达360万元。二是聚焦品牌强农,特色产业延链增效。深挖xx小花生资源优势,创成省级特色小镇,种植规模从2500亩扩至6000亩,建成600亩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实现耕种管收一体化突破。投资建设振兴村花生综合服务中心,集成仓储、保鲜、销售功能,推动产加销全链条升级。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5500亩,共投资1350万元,覆盖xx等3村,新增节水灌溉、智能农机等设施,农业现代化基础全面夯实。三是聚势镇村建设,宜居品质全域提升。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实施xx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成农村户厕改造995座,推行“多位一体”综合管护模式,实行“组收集、村集中、镇中转、区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创成蒋桥村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xx村积极争创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年来,我们筑牢为民服务“基线”,以“用心用情—为民惠民”之心,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织密保障网络,托举民生底线。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统筹推进社会救助、残疾人福利、创业贷款等政策落地,全年发放农民创业贴息贷款365万元,完成参保续保1.45万人,新增扩面252人次,建成“梦想小屋”10个,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惠及1525人,发放资金781万元,社会保障网越扎越牢。二是优化服务供给,增进群众福祉。精准落实优抚优待政策,为2000名退役军人提供全流程服务,优抚对象确认率、数据库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