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某镇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的汇报材料
今年来,xx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建设“大美xx”、绘就“红色xx”党建品牌,扎实开展“xx”项目,将产业发展、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点燃强村富民“新引擎”。
一、聚焦目标“定向”,深度融入中心工作。一是科学立项定目标。为明确领航项目,xx镇对照我县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坚持把促进中心工作作为选定“xx”项目的根本原则,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发展农村产业、助力群众增收等重点任务,突出示范性、牵引性,科学选定项目,确定了“加快大棚蔬菜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为攻薄促弱类项目,“推进红色名村建设,唱响红色xx品牌”为提质增效类项目。二是立足特色扬优势。依托红色xx资源禀赋,以“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军精神”为主题,以推动红色美丽村庄为契机,持续打造“红色xx”品牌,将党的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建设红色文化阵地,“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融合格局初步形成。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重点发展红色xx高标准草莓采摘大棚项目。三是狠抓产业助发展。依托村级土地资源优势,持续建设精品蔬菜大棚,不断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让“大棚经济”成为强村富民的“红色引擎”,不断巩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创新推行“蔬菜上丘”新模式,加速对精品蔬菜大棚升级打造,新建大棚xx亩,大力发展贝贝南瓜、黄瓜、丝瓜、西红柿等绿色果蔬产业,亩产值达2.5万元。
二、聚焦项目“领航”,驱动基层同题共答。一是高位推动强引领。定期调度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为各村量身打造村集体经济项目,并要求各村立足自身实际清单式落实,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驻村干部主抓、各村高效落实的工作格局。“正向”引导提能。围绕种植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种粮大户、致富带头人等集中学习、赴外观摩,不断提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硬本领。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各村综合考核,作为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拿出系统集成措施,整体推进、攻坚突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今年来,召开了党委会2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3次,专题研究如何推进2个“xx”项目。每个项目均组建了项目推动工作专班,明确班子成员抓具体落实,确保项目取得扎实成效。二是一线工作勤调度。扎实开展“xx”项目,坚持目标导向,突出攻薄促弱、补齐短板,突出提质增效、创先争优。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xx村获评县级xx党支部。规范乡镇党建办设置和职责任务,选优配强党务干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全面出彩。坚持一线工作法,在蔬菜基地建设过程中碰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矛盾纠纷,协调了2000米外许垄水库引水“上山”等难题,多次处理解决因塌方、水土流失等造成的矛盾纠纷事件,确保项目进度。三是党建引领创品牌。创新开展“三亮两带创一流”活动(三亮:党员亮身份,工作亮标准,服务亮承诺;两带:支部带任务,党员带群众;创一流:做出一流成绩),将xx村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村党支部凝聚力、攻坚力明显提升,如今的xx村已成为假期旅游“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数万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脱贫户周文英通过学习培训上岗,成功被聘为“红色xx”景区讲解员,每月收入增加3000余元。去年xx月xx到xx调研时对xx村依托红色资源带动群众增收的做法表示赞赏。
三、聚焦问题“破冰”,带动项目提质增效。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在致富链上,在蔬菜基地建设和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土地征收、矛盾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的第一线。二是完善基层治理。推动阵地进一步完善,以xx村史馆为载体建设了“红色驿站”党员志愿服务“微阵地”,依托“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