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得体会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克服五种心态 筑牢思想防线范文稿
笔杆子金句

文档

23255

关注

0

好评

0
DOCX

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克服五种心态 筑牢思想防线范文稿

阅读 45 下载 3 大小 24.54K 总页数 2 页 2023-11-14 分享
  X月XX日XX召开全体干部党员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xx党组《关于xxx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宣读了xx纪委关于给予xxx、xxx、xxx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以及xxx的悔过书。观看了xx纪委拍摄的教育片《xxxx》。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反思及对上级精神的深入学习,自我触...
下载文档
/ 2
全屏查看
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克服五种心态 筑牢思想防线范文稿
还有 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X月XX日XX召开全体干部党员大会,会上传达学习了xx党组《关于xxx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宣读了xx纪委关于给予xxx、xxx、xxx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以及xxx的悔过书。观看了xx纪委拍摄的教育片《xxxx》。通过对上述案件的反思及对上级精神的深入学习,自我触动很大,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已的体会和感想,主要体现在克服五种心态。

  一、擅权任性要不得

  有权任性,放纵妄为,会让人彻底失去对纪律的敬畏。上面案例说明,长期游离在权力的监管之外,致使违规行使权力常态化,加之宗旨观念、理想信念的动摇,必将滋生不正之风,导致腐败,滑入贪腐深渊。最终被权力这一“双刃剑”弄得遍体鳞伤。

  因此,坚持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真正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做到自觉防腐倡廉、拒腐防变。牢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所以领导干部敬权、畏权、慎权,习惯在监督下依法用权,这既是对权力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爱护。

  针对上述案件,结合我所分管工作,经认真反思、对照,特别是在土地供应地价的确定、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编、财务报销制度等方面,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和规定,把纪律挺在前面,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制度、扎紧权利的笼子,是守住底线、预防腐败、从源头上拒绝“任性”的根本所在。

  二、侥幸心理要不得

  虽然大多数违纪者意识到“风声紧”,但在未被查处前,总抱有“查不到我头上”的侥幸心理。这种侥幸,有的出于对自己隐秘手段的盲目自信。除此,有的违纪者还以“地处偏远、监督薄弱”为侥幸心理“壮胆”。但行过必留痕迹,就算藏得再深、遮得再严,面对升级换代的党内监督、无处不在的群众监督、不留情面的舆论监督,总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侥幸,终将导致“不幸”。

  三、麻痹心理要不得

  不以为然的麻痹心理要不得。特别是当自己手握“权力”,面对“求”到自己面前的“索求”者,不能坚守“xxxxxxxx制度”或严格“xxxxx制度”,及干扰正常的公平程序。或者自己“权限内”的几餐饭公款吃喝、收送些土特产、临时用个公车等等,以为这些只是组织不会管的“小毛病”。上述种种心理误区,在不少踩到纪律“红线”的党员干部中颇有市场。正是把“四风”问题当小事的错误心理,导致xxx、xxx、xxx等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身陷囹圄。

  作风建设无小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拿“钱不多”“事不大”“不要紧”开脱,只能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最后必然自食苦果。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从细微处约束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踩“红线”,否则就会遭到纪律的“当头棒喝”。

  四、惯性心理要不得

  照走老路的惯性心理是非常可怕的。陋习之所以顽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经过长年积淀,已成为陈规陋习,具有强大的惯性。有的党员干部不是按规定办事,而是按惯例办事,结果办了糊涂事。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许多“惯例”早已不再“惯”了。这种形势下,若还照旧思维办事,势必处处碰“壁”乃至触“电”。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全面从严治党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