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积极建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其自身的体系建构及治理能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建构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重点内容
作为科学范畴的“体系”,是以特定价值导向为核心,由多层次子系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复杂系统。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由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核心理念、方法策略、内容构成、实践路径和整体目标等要素构成,涵盖组织架构、制度保障、内容供给、方法创新的综合性系统。依据系统工程的建构范式,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可解构为价值导向、实践运行、制度保障及监督反馈四大核心系统构成的要素协同、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
政治引领与理论武装双核驱动的价值导向系统。价值导向系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核心枢纽,通过深化政治引领体系和理论武装体系的协同,指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构的基本方向,实现意识形态再生产与价值共识凝聚。政治引领体系以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内核,通过完善“两个维护”制度保障机制、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理论武装体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话语体系,形成立足历史传承、理论创新与实践需求“三位一体”的意识形态阐释框架。
内容供给、方法创新、队伍培育三维协同的实践运行系统。实践运行系统构成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动态循环系统,遵循从要素整合、过程优化到效能提升的递进发展逻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内容体系构建政治认同、价值涵育、实践创新相交织的“同心圆”,通过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宣传教育内容,实现意识形态话语的创造性转化。方法创新体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协同”的方法论,探索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群众实际的新方法,提升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队伍培育体系通过构建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复合型队伍,形成主体协同的倍增效应,提升工作组织力、执行力和战斗力。
组织布局、制度体系、协同合作立体支撑的制度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奠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运行根基,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协同机制的矩阵式建构,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全局性保障。组织布局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组织效能为导向,通过调整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基层导向,构建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协同机制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建立联动机制等现代治理思维,破除条块分割壁垒,构建跨领域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行动协同,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责任落实与评价考核相互耦合的监督反馈系统。监督反馈系统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闭环管理的“调控阀门”,通过构建责任明确、评价科学、反馈及时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项任务得以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责任落实机制以“党委主体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基层落实责任”的传导链条,明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责任,通过制定责任清单、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