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形势分析
2025年上半年,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复杂激烈,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更为严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党组)和政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应对复杂形势,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保持向上向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但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风险点交织叠加,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大。现将上半年形势分析如下:
一、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与主要工作
上半年,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流强劲、暗流涌动、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
(一)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
1.理论武装持续深化。全党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文化传承发展等重要论述的学习研究阐释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基层理论宣讲覆盖面、吸引力增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2.正面宣传声势强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全国两会精神、经济回稳向好、科技创新突破、重大工程建设等主题,主流媒体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有分量、有影响的报道和评论,有效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和日常生活,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3.重大主题宣传有力有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和重大活动(如重要主场外交活动),宣传引导精准有力,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提振了发展信心。
(二)风险挑战复杂严峻
1.外部渗透干扰加剧。某些西方国家及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疫、涉人权以及中国经济、科技、社会治理等议题,持续进行歪曲抹黑、造谣生事,妄图干扰我国发展进程、破坏社会稳定。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更具隐蔽性、迷惑性。
2.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网络空间仍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最前沿。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借助网络平台,特别是短视频、社交圈群、算法推送等新渠道新形态,变换手法进行传播渗透。利用社会热点、民生痛点炮制虚假信息、煽动负面情绪、制造思想混乱的现象时有发生。AI深度伪造(Deepfake)等技术滥用带来的信息真伪辨别难度加大,潜在风险突出。
3.经济社会领域风险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压力增大。经济下行压力背景下,部分领域、部分群体存在的就业、收入、社保等问题,容易被放大炒作,转化为对发展道路、政策制度的质疑。房地产市场风险、地方债务、金融风险等也易成为炒作热点,引发负面舆情。
4.文化领域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管理挑战。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个别作品存在价值导向模糊、过度娱乐化、追求流量至上等问题。网络亚文化、圈层文化蓬勃发展,其中可能夹杂消极、非主流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对青少年思想影响需高度关注。文化市场规范管理面临新课题。
(三)应对处置能力在斗争中提升
1.责任落实更加严实。各级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定期分析研判、部署推动意识形态工作成为常态。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完善。
2.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科研究机构、高校、党校(行政学院)、互联网等重点阵地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健全,对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的清理整治力度加大。
3.舆论引导能力提升。面对突发舆情和错误思潮,主流媒体主动发声、权威解读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有所提升。政务新媒体在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回应关切方面作用更加凸显。针对特定群体的精准化、分众化引导探索推进。
4.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