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乡镇领导干部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根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xx局党委紧扣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主线,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上级下发的《查摆重点问题参考清单》,结合党章党规、党员义务和岗位职责,深入查摆学习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问题清单及整改举措汇报如下:
(一)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方面
存在问题:攻坚克难的办法还不够多。比如,针对xx集资案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历时xx年多时间调解不成,思想上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工作信心也不足,至今没有寻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给工作大局特别是在社会舆论舆情上带来了不良影响。
整改举措:强担当,紧盯重点人员稳控。成立工作专班,对该重点信访积案进行包案跟踪化解,同时做好重点时节的人员稳控盯防。多措并举彻底化解积案。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持续攻坚做通重点人员思想,彻底解决好信访问题。
整改时限:2025年7月底前
(二)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消极应付、推诿扯皮
存在问题1:调研工作存在走访覆盖率不足,与困难群众面对面交流频次较少。脱离群众,对机关职工关切问题响应不够及时,人才公寓建设不及时,影响干部日常生活,调研覆盖率不足,与群众面对面频次少。
整改举措1:加大调研覆盖率,坚持每周至少到村里与群众进行面对面沟通,加强干群关系。主动接待群众来访,切实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整改时限:2025年7月底前
存在问题2:解决群众诉求不够有力。关心群众生活、化解群众矛盾的精力摆布不足,对于群众的信访诉求,大多是通过交办批示、电话指示的方式处理,推动问题解决的效果不够好。例如,近段时间以来,xx领域信访数较多,主要有xx反映“卖转租、农改超”、“办证”和xx拆迁要求安置土地,“xx”集镇农贸市场业主要求按时交房等问题。同时,农贸市场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频发。
整改举措2:一是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影响乡村发展的难点,听民声、察实情,找准短板弱项,明确发力方向。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走基层,多深入一线,心系群众,敢于、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把群众的批评当做鞭策自己的忠言,主动服务群众,作为民服务的表率。三是对群众信访问题,带头督促落实、调度化解,推进重点领域信访矛盾问题化解。
整改时限:2025年7月底前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
存在问题:推动作风建设有短板。本人坚持以上率下,带领全镇领导班子持续转变作风,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是,向下压力传导不够,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依然存在。2024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xx起x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xx起x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
整改举措:一是紧盯“四风”新表现新变种,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整治损害党的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二是推动《关于严格十项制度锻造过硬作风的通知》《关于规范xx镇干部着装和严格上下班工作纪律的通知》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镇干部作风。三是统筹抓好深化作风建设活动的开展,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推动党员干部以良好作风奋进工作落实年。
整改时限:2025年7月底前
(四)不习惯“过紧日子”,没有节约意识
存在问题:县委第三巡察组反馈指出,我镇部分党员干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方面做得不够,虽然有宣传,但是“三公”消费支出没有明显减少,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加强。
整改举措:加强制度刚性约束,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差旅报销等制度,明确细化标准,纳入干部考核,形成“过紧日子”硬约束。突出支出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