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在某某县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策部署,结合某某县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进行安排部署。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某某县的发展大局,也关系到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首先,我要肯定的是,近年来,我们某某县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作风持续改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损害了政府形象,更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阻碍了某某县的发展。因此,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深刻认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是阻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在某某县,这些问题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有的干部工作不实,喜欢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有的干部官僚习气严重,对待群众冷硬横推,不办事、不作为;有的部门会议多、文件多,检查考核频繁,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更挫伤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某某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只有彻底整治这些问题,才能让干部职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准确把握某某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
要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先要找准问题、摸清底数。结合某某县实际,我认为我们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会议多、文件多。一些部门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一个接一个,文件一份接一份,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有的会议内容空洞无物,缺乏针对性;有的文件照抄照搬,没有实际指导意义。
二是检查考核频繁。一些部门为了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效,频繁对基层进行检查考核,而且往往注重形式、不重实效。有的检查考核标准不明确、程序不规范,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有的检查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脱节,不能真实反映基层的工作情况。
三是工作不实、弄虚作假。一些干部对待工作不认真负责,喜欢搞形式主义、走过场。有的干部在汇报工作时夸大成绩、隐瞒问题;有的干部在执行政策时打折扣、搞变通,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四是官僚习气严重。一些干部官架子大、官气十足,对待群众态度冷漠、语气生硬,不办事、不作为。有的干部在工作中推诿扯皮、相互掣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有的干部甚至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群众利益。
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整治的。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刹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邪气。
三、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一)精简会议活动,减少文件数量
我们要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要提高会议质量,确保会议内容针对性强、务实管用。同时,要减少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凡是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凡是能够通过电子政务内网、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发布的文件,要尽量通过电子渠道发布。
(二)规范检查考核,减轻基层负担
我们要对检查考核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考核项目,合并内容相近、重复的检查考核项目。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查考核标准,明确检查考核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检查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同时,要加强对检查考核工作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