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2025年“七一”党课讲稿——初心领航担使命实干奋进新征程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载风雨兼程,104年沧桑巨变,从南湖红船的星火燎原到新时代强国的壮阔征程,我们党始终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行。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十四五”规划中期的奋斗成果,眺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更需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擦亮党员底色。今天,就让我们以“坚守初心担使命,砥砺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一、回望百年征程:从历史深处汲取信仰的力量
(一)星火燎原:苦难辉煌中的初心觉醒
1921年,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那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列强的铁蹄踏碎了民族的尊严。但就是在这样的黑暗中,13名代表怀揣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在上海石库门、在南湖红船上,点燃了改变中国命运的火种。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第一次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这不是纸上谈兵的口号,而是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践行的誓言——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在绞刑架下高呼“共产党万岁”;夏明翰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笔,用热血诠释信仰的重量。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党带领人民打破旧世界的枷锁,靠的正是“为人民谋解放”的初心。长征路上,红军战士把仅有的半条被子留给群众;延安窑洞里,毛泽东同志写下《为人民服务》,将“人民”二字刻入党的灵魂。这种与人民血脉相连的信仰,让我们党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屹立不倒。
(二)改革春风:发展浪潮中的使命坚守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两弹一星”元勋们隐姓埋名,在荒漠中筑起国防屏障;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用生命治沙改土,只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的春雷响起,小岗村“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序幕,深圳蛇口“杀出一条血路”,无数党员干部敢闯敢试,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跨越。
我们不会忘记,2021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党用行动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我们不会忘记,面对新冠疫情,千万党员冲锋在前,“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呐喊响彻抗疫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党对“为民族谋复兴”使命的始终坚守。
二、感悟精神谱系: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党性修养
(一)精神如炬:从百年传承中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精神锻造史。从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到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从抗美援朝精神“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斗争意志,到改革开放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再到脱贫攻坚精神“上下同心、精准务实”的担当作为,这些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党的奋斗之路。
“半条被子”的故事里,蕴含着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的为民情怀;红旗渠工程中,30万群众用双手在悬崖上凿出“人工天河”,彰显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力量;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推动中国航天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些精神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指南,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更指引我们“往哪里去”。
(二)知行合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传承精神不是空谈,而是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看看身边的榜样:有扎根乡村十几年,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