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市直单位2025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局党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压实党建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明确档案工作方向。局党组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通过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建立“集体研学+小组交流+个人自学”的学习机制,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学习和档案业务培训中。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研讨,引导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理解档案工作的价值使命。通过“兰台大讲堂”“书记走流程”“档案馆开放日”等活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形成“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良好氛围,推进理论武装和档案业务素养“双提升”。二是把准政治方向,服务发展大局。近年来,局党组主动对接全市重点工作,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造“红色”名片等领域发挥档案支撑作用。建立脱贫攻坚专题数据库,整理扶贫档案资料,对馆藏红色档案进行摸底;开展档案编研,编写《局党组指南》《局党组全宗指南》《契约档案拾遗》《碑刻论集》《礼县中药材档案》《局党组工作集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通过政治引领,档案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服务发展的“参谋助手”。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堡垒,锻造过硬队伍。局党组坚持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党支部建设与业务能力建设同频共振。一是优化组织体系,激发队伍活力。健全党员管理机制,构建了“党支部+业务科室+党员先锋岗”的三级联动体系,在查档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干部全天候在线解决群众查档问题,获得查档干部群众一致好评;通过“传帮带”机制,老党员与青年党员结对,科室之间结对,业务岗位之间实行AB岗制度,传授档案整理、管理、数字化等工作经验,成立档案接收小组、档案开放鉴定小组,跨科室协同开展业务;招考2名年轻干部,调整使用5名科级干部,发展1名年轻党员,充实开展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创新党建品牌,增强工作实效。持续打造“党性教育面对面”党建品牌,展示历史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存史留凭,资政育人”作用;打造优秀“书记项目”,集中攻坚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将业务特色融入党建活动;开展“档案馆开放日”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担任讲解员,通过档案展览、分发宣传单等方式,展现地方红色文化;依托“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和“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档案资源走进青少年的课堂、走进群众心里。品牌化建设不仅提升了档案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更让档案文化成为凝聚民心的纽带。
(三)加强融合发展,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业务创新。找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实际效能。一是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推动档案“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优先对高频利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线上查档,提高档案查阅利用效率;群众可通过电话联系业务科室预约查档,由党员干部根据查阅需求提前开展相关工作,大幅提升了档案查阅利用的便捷度,让便捷服务成为检验党性的标尺;在馆党支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档案检索效率,为群众提供精准化、便捷化服务。全馆党员干部在服务中锤炼作风,在实干中彰显担当,档案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