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市科技局党组关于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市科技局党组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将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核心使命,持续深化“链上党建”工作效应,以“科技服务直通车”为载体,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人才引育、研发投入、科技金融等关键环节,当好服务全市科技创新的“店小二”,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化“被动应答”为“精准供给”,着力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线展现新作为,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市实践新篇贡献科技力量。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聚焦“成果转化链”,当好产学研融合的“联络员”。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打破部门壁垒,组建党员骨干服务小分队,主动沉入一线,深入高校院所挖掘优秀成果,走进企业精准摸排技术需求。以科技创新政策为引导,精心牵线搭桥,促成精准对接。帮助明思为科技有限公司外籍院士团队对接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市水务集团、港口科技集团,在电梯振动测试、污水智能运维、港口设备监测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促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院与国实科技集团在人工智能、通信领域建立稳固合作渠道。迅速响应物源蓝翼智能公司需求,联系大学未来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签订红外监测仪技术开发合同。大力推广市科技创新券政策,引导近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领券用券”,撬动企业研发投入超6000万元,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500余场次,有效畅通科技成果走向产业的“转化路”。
(二)聚焦“企业成长链”,当好梯次培育的“辅导员”。号召党员打头阵、当先锋,主动发掘、精准服务潜力企业,充分调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复杂、企业理解把握困惑多的痛点,推出务实举措。开展党员下沉服务,深入区市、园区组织集中培训,走进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讲透政策导向,讲清指标要点,年培训指导企业超2000家。提供专业团队支撑,组建梯次培育团队,深入研究政策,精细化辅导科技企业进行申报。坚持服务公正与高效原则,年度组织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近百次,评审项目4000多项,评审工作“零异议、零投诉”。2024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9776家,稳居全省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683家,占全省四分之一,有关做法获省委科技委通报表扬。
(三)聚焦“科技金融链”,当好金企对接的“红娘”。精准施策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深度参与“青科贷”“青科保”“青科担”等政策调研制定,结合一线服务经验,力促政策出台精准有效。组织科技金融特派员训练营,累计培训中高级管理人才超400人,为服务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组建党员金融服务队,协同金融机构“上门问需”,常态化组织路演,搭建高效对接平台。组织开展“科创融通·科技金融赋能企业培育”活动,助力正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1600万元银行授信,有力促进了资本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汇聚。分别在*大学科技园举办“科技金融赋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为高校科研团队对接金融资源,助推科技成果转化。2025年以来开展科技政策、科技金融宣讲16场,覆盖区市科技主管部门及相关功能区科技园区、重点企业,服务超2000人次。
(四)聚焦“人才服务链”,当好引才育才的“贴心人”。始终坚持人才是创新根基的理念,将服务人才视为科技服务根本。外专服务精细化,成立市民中心外国专家工作专班党小组,以热心、细心、耐心、暖心“四心服务”做好相关业务审核,多次获引进单位感谢,助力市第13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