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书香机关建设《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分享
最近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名为“RedStarOverChina”,这本书又译为《西行漫记》),是一部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Snow)撰写的纪实文学巨著。
这部作品1937年出版于英国,它详细地记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在艰难岁月中真实的生活状况与革命斗争场景,首度向全世界揭开了“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
凭借翔实的资料、生动的叙事以及深刻的见解,《红星照耀中国》已成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不可或缺的权威文献,其影响力历久弥新。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故事集,记载着血与火的革命史诗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像,哪些地方不同?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
1936年6月,作为记者兼燕京大学讲师的斯诺带着上述疑问,冒着生命危险从北京出发穿越国民党政府严密设防的重重封锁线,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位于中国西北内陆的红色心脏——陕甘宁边区。
在陕北,斯诺所见到的共产党人,颠覆了他先前对于革命者的诸多刻板印象。
他们并非留着长胡子的激进分子,也不是举止粗犷、行为怪异的地下斗士。
相反,他们之中有身着简朴军装、目光炯炯的红军指挥员,有扎根基层、与农民同吃同住的青年干部,有手握笔杆、传播革命理念的文化工作者,还有投身医疗、教育等事业的女性巾帼。
党政机关并非想象中的豪华殿堂,而是深藏于黄土高原简陋窑洞之中。
经济条件尽管艰苦,但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热潮席卷每一寸土地,人们以集体的力量开垦荒芜的黄土,兴修水利、创办合作社,昔日的贫瘠之地如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即使战火纷飞,文化教育事业也在此地顽强生长,红军大学里,学员们手捧油印的军事教材,利用战斗间隙争分夺秒地学习军事理论,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信念与对知识的渴望。
妇女在这个崭新的社会中,彻底告别了传统社会的边缘地位,她们积极投身革命,不仅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推动经济发展,更有许多女性勇敢地拿起枪杆,走上战场,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为保卫边区、捍卫革命成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百姓们在党的引领下,自发组织起文艺团体,排演反映斗争生活的话剧、歌舞。艺术在此时此刻不再仅仅是娱乐,而是成为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武器。
斯诺以细腻的笔触、深情的叙述,将这些血与火交织的革命故事串联起来,构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红色革命画卷。
这幅画卷,既是陕甘宁边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人间奇迹的真实写照,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风貌的生动缩影。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依靠人民、发动人民,以无比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开辟出一条通向光明未来的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人物志,勾勒出英勇无畏的英雄群像
在斯诺笔下,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从课本中的符号式存在转化为具有鲜活个性与情感温度的革命家。
这些领导人物尽管出身不同,人生轨迹各异,有的来自书香世家,有的出自底层劳工,有的曾是海外留学生,有的则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但他们因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共同追求,对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共同信念,跨越阶级、地域与年龄的界限,紧密团结在一起。
他们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结成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共同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那段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在这部作品中,斯诺不仅深入挖掘并详尽描绘了诸多领导人物的伟大事迹,他更注重于展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红军战士们的日常点滴与内心世界。
尤其在叙述那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