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自古以来,为苏东坡著书写传的人有很多,在大作家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学者王水照的眼里,苏东坡是率真狂妄的奇人,是豪放不羁的作词家。
这些名人大家笔下的苏东坡,不可谓不好,只是在读过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后,我能感受到苏东坡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朋友,他有着年少气盛的血性,也有着虎口逃生的狼狈,更有从急躁慌张走向从容旷达的智慧。
李一冰生于战乱时期,战争结束后又遭旧友陷害入狱,饱受波折困苦,幸得苏东坡的诗文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因此他在60岁出狱后开始撰写《苏东坡新传》,把自己的悲辛苦难、真情实感熔铸在此书之中。
书中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史料,不仅有苏东坡的诗词,还有其与家人朋友的往来信札,以及给朝廷的上书谏议,让我们不仅看到苏东坡的诗文才情,还有他缜密细致的思维,为民请命的热切、不畏强权的耿直和旷达洒脱的人生境界。
而我也幸得遇见“苏东坡”,以其处世哲理,寻到了自我修炼的最佳途径。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虽有老庄哲学的宁静洒脱,但其底色终究是儒家的救世济民。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首诗就是苏东坡报国济世、满怀豪情的写照,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得志或不得志时,对国家、对百姓,始终保有那份“何日遣冯唐”的期待,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和人民矢志奉献。
任密州太守时,正值蝗灾肆虐,苏东坡一边上书朝廷,请求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拨赈灾粮食,一边奔忙在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着手灭蝗计划,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灾情基本得到了控制。
任徐州知州时,大河决堤,洪水淹没房屋无数。苏轼扎根再去,将自己的住所建在危险的河堤之上,与老百姓一起凝心聚力抗洪抢险,最终战胜了灾情。
任杭州通判时,他在西湖建设堤坝,改善周边水利状况,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苏堤”。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人生坠入低谷。哪怕自己生活困窘,他仍然心系百姓,积极为当地慈善事业筹措资金、出资帮助歉收的老农、为当地学子创办东坡学堂。
每当苏轼离开一个地方,当地百姓都是牵衣遮道,含泪相送,不忍苏轼离去。
苏东坡用他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报国济世的永恒初心、天下一家的大同情怀、心系百姓的民本思想和崇廉尚廉的为政品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前半生顺风顺水,知交遍地,名满天下。
人到中年,猝不及防的“乌台诗案”,让他从一个峨冠博带的士大夫,变成尊严扫地的阶下囚。
出狱后,苏东坡被贬黄州,亲朋好友不再来往,地方官员时时监视。但他没有在苦难里沉沦,而是顺应命运的安排,以黄州壮阔的山水,重塑自己的文化人格。
风雨交加之中,他手执藜杖,洒然前行。朗声吟唱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纵然有风雨,何须畏惧,以平常心观之,自然能超脱于人世间的成败得失。
苏东坡让我明白,人生不是一马平川,生活也不是斑斓童话,我们难免会遭遇荆棘坎坷,坠入低谷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