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笔杆子秘书

文档

27082

关注

2

好评

0
DOCX

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阅读 50 下载 10 大小 22.7K 总页数 5 页 2025-07-16 分享
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自古以来,为苏东坡著书写传的人有很多,在大作家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学者王水照的眼里,苏东坡是率真狂妄的奇人,是豪放不羁的作词家。   这些名人大家笔下的苏东坡,不可谓不好,只是在读...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5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书香机关建设《苏东坡新传》读书心得分享

自古以来,为苏东坡著书写传的人有很多,在大作家林语堂的笔下,苏东坡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在学者王水照的眼里,苏东坡是率真狂妄的奇人,是豪放不羁的作词家。

这些名人大家笔下的苏东坡,不可谓不好,只是在读过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后,我能感受到苏东坡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朋友,他有着年少气盛的血性,也有着虎口逃生的狼狈,更有从急躁慌张走向从容旷达的智慧。

李一冰生于战乱时期,战争结束后又遭旧友陷害入狱,饱受波折困苦,幸得苏东坡的诗文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因此他在60岁出狱后开始撰写《苏东坡新传》,把自己的悲辛苦难、真情实感熔铸在此书之中。

书中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史料,不仅有苏东坡的诗词,还有其与家人朋友的往来信札,以及给朝廷的上书谏议,让我们不仅看到苏东坡的诗文才情,还有他缜密细致的思维,为民请命的热切、不畏强权的耿直和旷达洒脱的人生境界。

而我也幸得遇见“苏东坡”,以其处世哲理,寻到了自我修炼的最佳途径。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虽有老庄哲学的宁静洒脱,但其底色终究是儒家的救世济民。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首诗就是苏东坡报国济世、满怀豪情的写照,他的一生中,无论是得志或不得志时,对国家、对百姓,始终保有那份“何日遣冯唐”的期待,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和人民矢志奉献。

任密州太守时,正值蝗灾肆虐,苏东坡一边上书朝廷,请求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拨赈灾粮食,一边奔忙在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着手灭蝗计划,最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灾情基本得到了控制。

任徐州知州时,大河决堤,洪水淹没房屋无数。苏轼扎根再去,将自己的住所建在危险的河堤之上,与老百姓一起凝心聚力抗洪抢险,最终战胜了灾情。

任杭州通判时,他在西湖建设堤坝,改善周边水利状况,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苏堤”。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人生坠入低谷。哪怕自己生活困窘,他仍然心系百姓,积极为当地慈善事业筹措资金、出资帮助歉收的老农、为当地学子创办东坡学堂。

每当苏轼离开一个地方,当地百姓都是牵衣遮道,含泪相送,不忍苏轼离去。

苏东坡用他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报国济世的永恒初心、天下一家的大同情怀、心系百姓的民本思想和崇廉尚廉的为政品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前半生顺风顺水,知交遍地,名满天下。

人到中年,猝不及防的“乌台诗案”,让他从一个峨冠博带的士大夫,变成尊严扫地的阶下囚。

出狱后,苏东坡被贬黄州,亲朋好友不再来往,地方官员时时监视。但他没有在苦难里沉沦,而是顺应命运的安排,以黄州壮阔的山水,重塑自己的文化人格。

风雨交加之中,他手执藜杖,洒然前行。朗声吟唱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纵然有风雨,何须畏惧,以平常心观之,自然能超脱于人世间的成败得失。

苏东坡让我明白,人生不是一马平川,生活也不是斑斓童话,我们难免会遭遇荆棘坎坷,坠入低谷深潭。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