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学习《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座谈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5年7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南宁主持召开了《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十五五”规划》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对于广西关键金属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座谈会精神的学习,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广西关键金属产业的重要地位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多种关键金属资源保有量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关键金属资源开发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广西的独特优势,也是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关键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广西拥有丰富的关键金属资源,意味着在国家产业发展的大棋局中,广西肩负着保障国家关键金属资源供应安全的重要使命。
从全球视角来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关键金属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加强对关键金属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广西在全国乃至全球关键金属产业领域的竞争力,还能为国家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准确把握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座谈会明确指出,要自觉站在国家发展大局高度,发挥广西比较优势,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动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这为广西关键金属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立足广西现有产业基础,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园区化的关键金属产业发展道路。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广西应加大在关键金属领域的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关键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例如,通过研发先进的选矿、冶炼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开发高性能的关键金属材料,满足高端制造业的需求。
产业创新则体现在产业模式、产业组织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创新。要推动关键金属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例如,发展关键金属深加工产业,打造从矿石开采、选矿、冶炼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
推动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汇聚科研、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各方面资源要素,形成清晰的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发展路线图。
政府在产业发展中具有引导、规划和监管的重要职责。政府应加强与有关中央国家部委的沟通汇报,争取把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大盘子。这有助于为广西关键金属产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抓紧编制专项规划,同步开展支撑规划落地的政策体系研究,研究制定广西关键金属产业创新发展五年行动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引导,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关键金属要素市场的建设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企业通过市场手段开展并购重组、技术合作等活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积极开展靶向精准招商,招引一批有实力的有色金属行业头部企业布局广西,带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四、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