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以抓铁有痕的决心,筑牢抵制违规吃喝防线——市科技局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全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我们召开此次机关全体干部深入贯彻作风建设精神、抵制违规吃喝大会,意义重大且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持之以恒落实作风建设精神,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仍顽固复杂,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作为市科学技术局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危害,切实增强贯彻作风建设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良好的作风推动我市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高瞻远瞩的视角,洞察违规吃喝危害
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违规吃喝绝非小事小节,它如同一颗毒瘤,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思想根源、纪律底线、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深刻认识其严重危害,时刻保持警醒,做到防微杜渐。
(一)从政治高度,审视违规吃喝的恶劣影响。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违规吃喝看似是生活小节,实则是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它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破坏了党的团结统一,干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需要全党上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向前进。如果任由违规吃喝等不良风气滋生蔓延,就会导致党员干部思想懈怠、作风散漫,严重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使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因此,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严重性,坚决抵制和反对任何形式的违规吃喝行为,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从思想根源,剖析违规吃喝的产生原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违规吃喝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党性修养缺失、宗旨意识淡薄所致。他们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入党时的初心和誓言,将党的纪律和规矩抛诸脑后,追求个人享乐,沉溺于吃喝应酬之中。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像病毒一样在党内传播扩散,侵蚀更多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导致不良风气滋生蔓延。我们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从纪律底线,坚守抵制违规吃喝的原则。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作风建设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是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不可触碰的纪律红线。违规吃喝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群众纪律,损害了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我们要强化纪律意识,时刻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自觉抵制违规吃喝等违纪行为。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对违规吃喝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四)从社会影响,反思违规吃喝的负面效应。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好坏。违规吃喝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滋生了腐败现象,而且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带坏了社风民风,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人民群众对违规吃喝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绝,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违规吃喝问题的社会危害性,以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