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关于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省委xx届x次全会强调,要突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扎扎实实加强社会治理。全面落实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健全社会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这些部署为我省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xx市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重要抓手,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为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一线解码,基层治理“组合拳”打造治理新格局
把准“主心骨”,夯实治理“基本盘”。近年来,面对基层治理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党中央强调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不断下移。xx市积极探索特大城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构建多层级、广覆盖、强联动的组织体系,不断夯实城市治理的组织基础与群众基础。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姚砦社区聚焦组织体系重构,建立了由村党总支、物业党支部、“两新”组织组成的社区党建联盟,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链条,推动“邻里建党”“在职党员报到”等机制落地,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力。金水区文化路街道在正弘商圈探索“专属网格党委”机制,联动企业、部门、商户党员,构建五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并通过楼委会与志愿服务队实现微网格精细化治理,有效调动各方力量由“治理旁观者”转变为“治理参与者”。上述探索充分体现了党建在推动组织重塑、资源整合、力量下沉中的统领作用,表明只有把党的组织体系嵌入治理结构、把党员先锋作用融入群众服务,才能真正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基层治理的“根”与“魂”。
以“格”为单元,跑出治理“加速度”。在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治理单元的颗粒度更小、响应速度更快、服务质量更高,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命题。xx市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集成化打造市县乡三级城运中心,打造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和扁平化管理体系,构筑起了“一核统多元、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揽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一融助创新、一法促善治、一制保安全”的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新体系,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网格就延伸到哪里。在xx区xx办事处亚太社区,党组织通过走家串户、动员倡议、激励参与等方式,推动xxx名党员主动融入社区网格治理。通过自荐推荐,选出xx名“带想法、带能力、带资源、带团队”的微网格骨干,再叠加高校每年输送的xx名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组成“网格百人服务团队”,实现网格治理队伍的专业化与多元化协同,推动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以数治智,从“治理经验”到“智慧感知”。在数字时代,数据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生产要素。xx市坚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探索“党建+网格+大数据”的融合路径,通过构建数据汇聚、智能分析、快速响应的治理模型,推动社会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数据驱动型”转型,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精准化与高效化。xx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作为全市网格的神经中枢,归集各种数据资源,形成“人、情、地、事、物、组织”六要素动态数据库,通过可视化分析、智能化监管,解决“看不见、管不到”的问题。金水区文化路街道正弘商圈专属网格依托“数智金水”网格化平台,通过AI算法,扩展智能化,从看见到预见,紧盯正弘商圈专属网格内秩序、安全、经济发展三大课题,统筹终端xx路视频、物联网设备,实现xx小时实时监控,构建起“物业上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扁平化响应机制,实现基层治理事项从发现、分派到处置、反馈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事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