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关于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与体会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心得。这几天的集中学习,内容充实,启发深刻,让我获益匪浅。坦白说,比起分享什么成功经验,我更想借此机会,本着一种谦虚求教的态度,和大家聊一聊我在学习和反思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些真实的困惑,也算是对自己近期思绪的一次梳理和剖析,希望能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
一、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习的引导者”——一场深刻的认知转变
长期以来,在我的潜意识里,教师的角色定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站在讲台上,将自己脑中的知识体系,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我曾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反复打磨课件,优化讲解的逻辑和语言,力求做到“滴水不漏”。我一度认为,这就是尽职尽责,这就是教育的核心。
然而,本次培训中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探讨,以及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深入解读,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我平静的认知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我开始深刻地反思: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是不是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那种看似高效的知识传递,是否真正转化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教育的核心目标从单纯的知识获取,转向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养培育时,我过去所坚守的“传授者”角色,显得如此单薄和局限。
这场认知转变对我而言是痛苦的,因为它意味着要否定一部分过去的自己。它要求我从讲台的中心退后一步,把课堂的聚光灯让给学生。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调整,更是一场教育哲学的重塑。我开始意识到,教师的价值,或许不在于“给予”了多少,而在于“点燃”了什么。这种从“权威”到“向导”的角色转换,是我此次学习中最深刻的认知收获,也是我未来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内化和修炼的核心课题。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我认识到更新观念、总结经验教训,是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第一步。
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几点挥之不去的实践困惑
带着全新的认知回到教学实践的场域,我发现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之间,存在着一道需要跨越的鸿沟。在尝试推动一些教学模式改革时,我遇到了几个至今仍感到棘手的实践困惑。
一个主要的困惑来自于“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落地难题。理论上,这种模式能够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深度的互动、探究和协作,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绝佳路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诸多挑战。比如,课前微课视频的录制,如何才能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启发式设计?这对我设计学习活动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课堂讨论环节,如何有效组织,避免其流于形式或是被少数活跃学生主导,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这些问题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如何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通过研修活动寻找答案,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是我目前面临的一大困惑。
另一个困惑,源于对学生真实学习状态的把握。当我尝试放手,鼓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