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XX市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市学习教育评估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评估我市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阶段性成效,认真听取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并对下一阶段深化作风建设、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全市学习教育的总体情况和集中整治工作的进展,五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包括“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一线的同志,立足各自岗位,结合切身体会,提出了很多具有深刻洞见和现实针对性的评议意见。这些发言饱含着对XX市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期盼和高度负责的精神,讲得很好,很实,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此,我代表市委,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作风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取得的阶段性重大成果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春风化雨,涤荡疴疾,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首先,政治生态持续净化,纪律规矩的“高压线”真正带电通电。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习教育期间,全市共组织专题学习研讨超过1500场次,参与干部达4万余人次,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深入人心。市纪委监委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根据统计,自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15起,处理302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8人。这些数据的背后,彰显的是市委一抓到底、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的蔓延势头。
其次,具体工作作风显著转变,“四风”问题得到有力整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开展了多轮专项整治行动。在为基层减负方面,我们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市本级印发的文件数量同比下降了18%,召开的会议数量减少了22%。同时,对面向基层的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规范,整合归并了40%以上的项目,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服务群众。在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成效同样显著。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实现同比下降45%。过去一些单位存在的超标准接待、公车私用、滥发津补贴等顽疾基本得到根除。这些转变,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是重塑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再者,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发展、服务人民。我们深刻认识到,优良的作风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此,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我市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75条措施》,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免申即享”等改革举措。政务服务事项的平均办理时限压缩了60%以上,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以内。这些务实的举措,让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便利和效率,市场主体的活力和信心得到有效激发。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同比增长9.8%,引进重点产业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这些都是作风转变带来的“发展红利”。
最后,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我们始终坚持,作风建设的成效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通过正风肃纪,我们将节省下来的大量行政成本和财政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