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XX市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决打赢农村水环境治理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会前,一同现场考察了XX县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看到了治理的成效,也感受到了基层同志们的辛勤付出。XX县在探索分散式污水处理、市场化运维模式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值得肯定和学习。刚才,市环委办通报了总体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和XX区、XX县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各有侧重,各有亮点。下面,结合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新阶段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艰巨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XX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各项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特别是进入2025年以来,治理工作进入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排查建档的1255个农村黑臭水体中,已完成治理708个,治理水域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稳步提升,一批昔日的“龙须沟”“墨汁河”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对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当前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挑战。剩下的近500个未销号水体,大多是成因复杂、治理难度大的“硬骨头”。一些深层次、根源性的问题日益凸显,治理工作正处于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期。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地区和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治轻管”“重建设轻运维”的倾向。有的地方认为治理工作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等、靠、要”思想严重,主动作为不够。有的甚至产生了“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情绪,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导致治理效果时有反复,群众反映强烈。
二是治理体系不够健全。当前“九龙治水”的局面仍然存在,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住建等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未能有效统筹,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河(湖)长制在末端落实上还存在虚化、弱化现象,基层河长巡河履职不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三是技术路径依赖单一。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在治理技术选择上,存在“一刀切”现象,未能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施策。部分地区盲目套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处理模式,建设成本高昂,管网配套难,而建成后的运行维护费用更是成为乡镇财政的沉重负担,导致一些设施“晒太阳”“建而不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对于分散农户的生活污水处理,缺乏经济适用、简便有效的技术方案。
四是资金保障机制不畅。目前,治理资金来源仍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相对单一。特别是长效管护资金,缺乏稳定、可持续的制度性保障。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不足,未能有效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部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绩效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仍是一个重大课题。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障碍,是治理工作必须攻克的堡垒。召开这次现场会,就是要直面问题、解剖麻雀,推动全市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提高站位、锚定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引领农村水环境治理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