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在XX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6579

关注

5

好评

0
DOCX

在XX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阅读 39 下载 2 大小 101.71K 总页数 10 页 2025-09-01 分享
在XX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的精神,系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今后一个时...
下载文档
/ 10
全屏查看
在XX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还有 1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0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在XX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工作会议的精神,系统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成效,深刻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监测监控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刚才,省XX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XX同志对生态环境部《国控站点人为干扰等行为认定处理办法》进行了专业解读,内容非常重要,希望大家深刻领会,严格执行。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回顾过去,成效卓著,监测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上下同心、锐意进取,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的工作为精准治污、科学决策、有效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为守护XX的蓝天、碧水、净土作出了不可或不可缺的贡献。

(一)监测网络立体覆盖,筑牢生态环境感知基石

我们坚持系统性思维,着力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经过不懈努力,一个覆盖全面、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监测网络已在XX市初步建成。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我们不仅在城市建成区拥有高密度的监测站点,更将监测网络延伸至基层,建成了覆盖全市所有XX个乡镇(街道)的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了从城市到乡村的无缝隙覆盖。这使得我们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动态变化有了更为精细的掌握。全省范围内,监测站点总数达到1992个,率先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数据的互联互通,监测能力也从常规指标的平面观测,提升至对复合型污染物的立体观测。

在水环境监测方面,我们对XX个主要河流断面实施了水质自动监测,实时掌握着主要河流水质的“健康状况”。水文监测网络也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包括33处水文站、80处雨量站、42处地下水监测站、7处省级河长制水质站在内的共计200处站点的综合监测网络全市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监测控制率达到了86%为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海洋、土壤与地下水等领域,监测能力同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省XX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独立承担了近岸海域77个点位的监测任务,任务量占全省总量的57.9%,为海洋生态保护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我们还布设了1655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实现了对所有县(市、区)的全覆盖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一个涵盖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土壤等全要素的现代化监测网络已经形成,成为我们感知生态环境状况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二)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监管效能实现智慧跃升

在建成“一张网”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以AI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为驱动,推动生态环境监管模式从传统的“人防”向现代的“技防”“智防”深刻转型,实现了从“治理”到“智理”的跨越。

我们创新打造的生态环境一体化监管指挥体系,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该体系通过深度应用AI技术,构建了“自动识别-分级预警-任务派发”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全市共计1237路重点监控视频信号被接入系统AI分析场景已经投入实战应用。智能识别系统能够7×24小时不间断地对企业排污口、厂区环境等进行监控,自动发现烟气颜色异常、跑冒滴漏、固废未覆盖等环境问题,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锁定证据、自动分级预警,并将任务精准派发至相应的执法人员,极大地提升了问题发现和处置的效率。

我们还建立了覆盖全市2814家涉污企业的“一源一档”数据库,汇聚了超过4.1亿条环境监管数据构建起覆盖“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建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