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在XX市“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暨重点项目建设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暨重点项目建设动员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市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全面部署未来五年全市水安全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关键举措,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迅速行动,为谱写XX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治水兴水,历来是安邦兴国的大事。对于我们XX市而言,水安全是关系发展全局、民生福祉和城市安全的生命线。刚刚结束的市水务局前期工作专题会议,已经为我们“十五五”规划的启动和重点项目的推进吹响了前奏。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部署会,更是一次攻坚克难的动员会。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共同擘画并奋力实现“十五五”水安全保障的宏伟蓝图。
一、认清形势,在回顾与展望中坚定治水兴水的信心与决心
回顾“十四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砥砺奋进,推动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们成功实施了一批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水利工程,防洪减灾能力显著增强;我们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以上,让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我们大力推行节水行动,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持续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我们深入开展河湖综合治理,昔日的黑臭水体变成了市民休闲亲水的“生态廊道”,成功打造了一批“美丽河湖”样板,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水安全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深层次的矛盾。
第一,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性、结构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张,未来五年全市新增用水需求依然巨大,而现有水源工程的调蓄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已趋于饱和,部分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依然存在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
第二,洪涝灾害防御体系仍有短板。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我市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防汛压力。部分主要河道行洪能力不足,一些中小水库、堤防等工程设施老化严重、标准偏低,城市内涝问题时有发生。构建“固若金汤”的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三,水生态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尽管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部分河湖的水生态系统依然脆弱,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水土流失治理需要持续用力。全国范围内水体污染的严峻形势,同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警示。如何实现“人水和谐共生”,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第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现代水网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各水源之间、城乡之间的互联互通、联合调度能力不足。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相对粗放,精细化计量和节水制度落实不到位。水利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与新时代的要求还有差距,运用“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效能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
挑战是严峻的,但机遇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国家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系统性解决水问题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政策红利。特别是国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为我们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变压力为推力,乘势而上,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