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5-04-29 08:17:09 八项规定28个方面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个人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5-04-28 08:32:11 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28方面剖析问题措施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5-04-13 09:29:04 (4篇)办公室2025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汇编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校长在2025年新学期师德师风培训会上的讲话:“教师”二字,无关“职业”,关乎“模样”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聊聊“教师”这两个字的重量。常有人说,教师不过是一份职业,如同医生救死扶伤、工程师筑桥修路,各有其职责范畴。但在我心中,教师从来不止是一份职业,它是一种“模样”——是学生回望时,总能寻见的那道踏实背影;是时光沉淀后,依旧镌刻在记忆中的那缕暖光。
一、教师的模样,是立在讲台旁的“专注”
校园里最动人的场景,莫过于讲台旁那个全神贯注的身影。这份专注,不是刻意的演绎,而是发自内心的投入,像农夫照料庄稼时的悉心耕耘,像工匠雕琢器物时的精益求精。
(一)是对知识的敬畏
记得一位老教师曾说,每次备课时,都像初登讲台般心怀敬畏。并非因为不够熟练,而是深知手中的粉笔,落下的不只是公式与文字,更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石。正如朱熹所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我们对知识的敬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课堂上多核实一处典故,板书时多推敲一个用词,讲解时多准备一种思路,这份专注会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件事,容不得丝毫敷衍。
(二)是对课堂的珍视
四十分钟的课堂,恰似一场精心筹备的合奏。教师是指挥,却绝非唯一的演奏者。我们会察觉哪个学生眼神困惑,及时放缓节奏;会捕捉哪个角落有灵感闪现,顺势引导深入。就像园丁观察花木生长般细致,我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停顿,都是对学生的回应。这种珍视,不是把课堂变成“个人专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寻得自己的声部,最终汇聚成和谐的乐章。
二、教师的模样,是行在校园中的“谦和”
教育的力量,往往藏在谦和里。它不是声色俱厉的训诫,而是春风化雨的滋养,像月光漫过窗棂,不张扬,却能照亮每个角落。
(一)是对学生的包容
学生犯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不该是斥责,而是弯下腰问一声“怎么了”。就像对待不小心打碎花盆的孩子,先拭去他的泪水,再一同收拾碎片。这种包容,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懂得成长本就伴随着试错。那个课堂上总爱走神的孩子,或许心里藏着未说出口的烦恼;那个作业总拖沓的学生,可能正为一道难题陷入困境。谦和的包容,会让学生敢于卸下防备,在信任中慢慢调整自己的脚步。
(二)是对差异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有的花期早,在春日里绽放;有的在盛夏盛开,有的则要在秋风中吐露芬芳。我们不会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对腼腆的孩子,会多投一份鼓励的目光,让他慢慢敢举起手;对活泼的学生,会为他找一个释放活力的出口,让他的热情不成为课堂的干扰;对暂时落后的孩子,会蹲下身和他一同找问题,而不是把“你怎么又不会”挂在嘴边。这份对差异的尊重,就像园丁为不同花木调配不同养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里生长。
三、教师的模样,是印在记忆中的“光亮”
多年后,学生或许会忘记课堂上的公式、课文里的段落,但一定会记得教师身上那道“光亮”——它不是耀眼的锋芒,而是像星光点亮夜空,像萤火照亮小径,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忽然让人想起:原来曾有这样一位老师,给过我温暖的指引。
(一)是困境里的“伸援手”
学生的成长路上总有磕绊:考试失利后伏在桌上抹眼泪,竞选失败后躲在走廊里失落,和同学闹矛盾后涨红了脸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教师的“光亮”,是递上一张纸巾时轻声道“没关系,咱们再试试”;是陪他坐在操场边,听他把委屈说完的耐心;是帮他梳理问题时,那句“我相信你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份“伸援手”的温暖,不是轰轰烈烈的帮助,却恰似寒冬里的一杯暖饮,让学生记住:哪怕遇到难走的路,也有人愿意为他停一停、扶一把。
(二)是言行里的“正能量”
教师的“光亮”,从来不是刻意教给学生的道理,而是藏在日常的言行中:批改作业时,在错题旁写下“再仔细瞧瞧,你肯定能发现问题”,而不是画一个刺眼的叉;瞧见地上的纸屑,弯腰拾起的刹那,学生就学会了“责任”;面对教学中的难题,笑着说“咱们一起琢磨琢磨”,学生就懂得了“乐观”。这些细碎的瞬间,如同撒在孩子心底的星辰,或许当时不起眼,却会在多年后成为他们面对生活的底气——原来做人可以这样温暖,做事可以这样坚定,这就是教师印在记忆中最光亮的模样。
老师们,“职业”会有下班的铃响,会有岗位的界限,但“模样”没有。它藏在我们每一次备课的用心里,藏在和孩子交谈的语调里,藏在多年后学生回忆校园时,那句“我当年有位老师,他特别……”的描述里。愿我们都能活成这样的“模样”:让学生想起时,心底有光;让教育提及,底色温暖。
谢谢大家!
加入AI写材料社群特权
免费一对一定制提示词:结合您提供的具体材料与写作需求,由专业老师针对性拆解需求、撰写专属提示词,确保提示词精准匹配您的内容生成目标。
免费提供知识库素材:自己用腾讯IMA搭建个人专属知识库,我们每日实时更新优质范文素材,让您后续基于自有知识库生成内容,从源头减少“AI胡编乱造”,提升内容准确性。
免费咨询材料写作思路:写作遇到卡点(如框架混乱、内容卡壳)时,可随时发起咨询,老师会快速帮您梳理逻辑、明确写作方向,高效突破创作瓶颈。
加入方式:微信 bgzmsw 公众号:综合办材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