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红色血脉奔流不息
——学习贯彻XJP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XJP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作出深刻诠释。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以“红”为底色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开启新的伟大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精神坐标。
(一)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红”在她“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
实践中显伟力——就在“诸路皆走不通了”的绝望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恰如一束微光照进了沉睡的黑夜。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掀开了中国历史的崭新一页。
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中日益显示出真理的光芒和实践的伟力。就如XJP总书记高度概括的那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风雨中不动摇——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中国共产党一登上历史舞台,便铸造出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的精神气质。“革命者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只有站着死,决不跪下!”陈延年就义前的慷慨激昂,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精神的昭示。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浴血奋斗。数以百万计的共产党人为“天下的劳苦大众得解放”奋进以赴、流血以从、瘁力以成,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绘就出一幅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耸立起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始于信仰,成于奋斗,归于人民——历史前进的艰辛之路,映照着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二)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红”在她“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随处可见的大字,高度浓缩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宗旨理念,构成了“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全部答案。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定,到“半条被子”的故事,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示,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宿。
历史不会忘记,是人民的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小木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是人民的齐心协力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人以此创造历史,也必将以此赢得未来。
(三)
中国共产党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