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发言稿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稿材料:胸怀天下,奉献桑梓与人民范文稿
笔杆子金句

文档

23255

关注

0

好评

0
DOCX

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稿材料:胸怀天下,奉献桑梓与人民范文稿

阅读 118 下载 5 大小 23.87K 总页数 2 页 2023-11-15 分享
  我出生于XX镇,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因为湖南人的关系,天然地对伟人老乡毛泽东及毛泽东诗词,有着深厚的情感,而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的学生时代和上山下乡期间,除了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选》外,是没有其他书可以读的。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次又一...
下载文档
/ 2
全屏查看
讲读毛泽东诗词发言稿材料:胸怀天下,奉献桑梓与人民范文稿
还有 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我出生于XX镇,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因为湖南人的关系,天然地对伟人老乡毛泽东及毛泽东诗词,有着深厚的情感,而在我上大学之前,我的学生时代和上山下乡期间,除了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诗词选》外,是没有其他书可以读的。在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次又一次地背诵中,毛泽东的很多文章和每首诗词,当时都能倒背如流。

  少年毛泽东在求学离家时,曾改写过别人的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表达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在东山高小读书期间,毛泽东还写过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首词上半阕在对秋水长天景色的立体刻写中,把读者带进寥廓的深秋境界。见万重山、千重树红叶晕染,看湘江秋水澄澈、千帆竞发,望万里无云的秋空下雄鹰飞翔,视清澈江水中鱼鳍翻腾。下阕则在激情回望中,怀想当年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少,抒发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革命情怀。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生活的回忆,毛泽东抒写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10年后的1936年,毛泽东又写了一首《沁园春•雪》。这首诗写在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壮举、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时。词的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经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叹,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进而抒发出作者的伟大抱负及胸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词中,表达了他胸怀天下的宏大气势、雄伟气魄,字里行间的伟人气象,不仅让人震撼、折服,也让人感受到无与伦比的豪情壮志。

  最后是步入老年的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