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谈谈“材料压缩”与“文稿再造”——以一篇论文答辩的陈述稿提纲为例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好不容易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报告”,却被告知会议的时间有限,只能用照念报告所需N分之一的时间,择其精要来汇报。
为项目评审、论文答辩作陈述,以及为会议审议事项作说明,在做材料准备的时候,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有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对材料进行简单压缩或硬性压缩。先压第一遍,把客套话、过门话、虚头巴脑的话、可有可无的话统统删掉;再压第二遍,把不那么重要、不怎么出彩的内容也砍掉;如果还是超时超篇幅,再压第三遍,看能不能把情况讲得简单一些,把话讲得短一些再短一些……这么压来压去,压到最后,一篇材料很有可能只剩下分级标题和非说不可的话,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孤零零的几个数。如果说第一遍是“脱皮”,第二遍是“脱水”,第三遍是“脱脂”,到最后,整个材料不仅完全“脱形”“脱相”,甚至已经“脱精”“脱神”了!
第二种是对材料进行再创造。比如,删繁就简,把材料从叠床架屋的“块状结构”,改为眉清目秀的“条式结构”,把最需要呈现的东西旗帜鲜明地亮出来;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关键的几个点,鲜明呈现工作亮点或匠心独运之处;去芜存菁(精),不仅是“冗繁削尽留清瘦”(清·郑燮《题画竹》),更是“脱胎换骨展新颜”。这样的再创造,可以是对原文进行“回炉再造”,进一步提纯素材、提炼观点,也可以是在保留干货、保存精华的基础上,对原稿进行“另起炉灶”式的重构。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一篇稿子需要压缩的篇幅超过原文的一半,最好调整结构、重写一篇。否则,压缩出来的文章就像是压缩饼干,硬邦邦、干巴巴的,“卖相”不好,味道也好不到哪里去。在“三好公文课”第28讲(注:此处有超链接),我专门讲过这个问题。
前不久,妻子作为一个国家级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的继承人,接受了结业论文考核。帮她准备陈述稿的时候,我就用上了再创造之法,效果相当不错。妻子参加完考核,回来兴奋地说:“听完我的陈述,第一个讲话的评委就说你的陈述概括得很好,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内容全面,我提不出什么问题。”
妻子的这篇论文有3.7万多字,按要求还写有一个3000多字的摘要。这次考核,基本程序是被考核者先借助PPT进行15分钟以内的陈述,再进行答辩。
为迎接考核做准备的时候,妻子认为把摘要做成PPT就可以了。我说,这样做可不行,你收到的考核通知中有一张《结业论文答辩考核表》,其中明确列出了“指导老师临床(实践)经验、学术思想继承”“继承人创新观点”“学术价值、临床(实践意义)”“答辩”4个考核项目,前3个项目的评分加起来一共是90分,答辩只占10分,这就充分说明,陈述比答辩更重要。论文摘要,“摘”的是论文中的主要观点、核心内容;考核陈述,必须聚焦考核项目及评分点来“述”。摘要稿和陈述稿,虽然有部分内容是一样的,但决不能混用,不能一个稿子通用;也不能把陈述稿当作是论文或者摘要的“翻新版”或“压缩版”,而要以论文为基础,进行再创造。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和妻子一起准备了她的陈述稿。提纲如下:
导语(约280字):简要介绍自己和导师,引出下面从4个方面简要汇报结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主要内容。
一、写作基础和技术路线(约300字)
用一个自然段作简要介绍。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约1500字)
先简要展示论文全貌,再对论文的每个部分逐一作介绍,重点内容重点介绍。
三、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约400字)
本文既具有继承创新的性质,也具有集成创新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