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调研报告:试论如何让网络监督从“喧嚣”回归理性
网络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评价,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的过程。网络监督是传统五大监督体系(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中群众监督的一中新形式,是“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产物。从当下网络监督成功案例的共性上看,网络监督反腐一般会历经以下环节:披露信息—网络热议—媒体追踪—事件放大—反腐机关介入—信息甄别—实施调查—腐败行为追究及惩处—信息反馈公示。与传统监督形式相比,网络监督具有简易方便、安全隐蔽、快捷高效、民意浓厚、聚焦叠加等优势,成为社会公众参与反腐的首选渠道,与其他监督形式相比较,突破了传统监督的限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网络监督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振民众的反腐败信心。20XX年,中国社科院研究所对覆盖全国X个省X人的调查表明,对未来反腐败具有信心的群众超过X%。20X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后,日均接受群众举报超过X件。中国青年报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对X万多人进行的调查显示,X%的受访者高度关注整治“四风”问题行动,X%的受访者对此次行动表示出力挺的态度。民众参与的高度热情从侧面反映了广大群众对反腐败信心正在恢复和提振。
2.有利于形成全民反腐的大格局。公平和正义是人类两大基本价值观,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是人民对公权力运行的基本要求,监督公权力运行是民众基本的政治渴求,网络为全民搭建了一个绝佳的监督平台。有学者形象的提出“每一个网民就像是一个个摄像头在紧盯着特殊利益群体,网络成为‘全天候的反腐利器’”。
3.有利于促进公职人员廉洁自律。这几年,一些悬而未决的事件在网上曝光之后,处理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足见网络监督的威力不可低估,它可以形成倒逼机制,促使监督管理部门更高效的履行职责。同时,网络监督发挥的作用也对公职人员群体起到了较大的震慑。据人民网的调查资料显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位居官员恐惧网络的原因之首,占问卷的60%。网络监督就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官员的头上,促使官员要加强廉洁自律,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二、网络监督的现状分析
网络监督虽然是反腐的一把利器,但也有自身的缺陷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
1.从制度支撑的层面上看,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目前与网络监督相关的立法实践非常有限,在国家法律层面仅有20XX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针对互联网管理的规定,多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性立法,如《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可见,网络监督并非无法可依,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零散不系统的,无法真正解决具体实践中的一些法律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使得监督者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被监督对象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如:民众的知情权与官员的隐私权该如何把握?合理监督与造谣诽谤,保护监督者的人身安全与被监督对象维护自身权益的界限在哪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的区别是什么?等等问题,直接导致了网络监督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从法的作用角度看,因网络监督立法的缺陷,导致在规制网民行为的教育和指引作用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发挥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效果。
2.从监督内容的情况上看,信息的真伪难以核实。网络作为虚拟空间,具有安全隐蔽的属性,造成某些网民检举揭发随意性较大,为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