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x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xxx主任,各位领导:
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力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的重要时刻。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指导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现就此项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xxx地处四川盆地北部、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上游,因“山峰如剑、栈阁相连”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两川咽喉”之称。1800多年的建县史不仅留下先秦古栈道文化、蜀道文化等大量历史文化资源,还留下平均树龄超过1000年的万余株古树名木。xxx蜀道是大蜀道的核心地段,北起于陕西省宁强县七盘关,南至四川省梓潼县演武铺,全长近300公里。翠云廊俗称皇柏道,因清初剑州知州乔钵的诗句而得名,蜀道古柏以普安镇为中心,呈东西南三线分布,东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段。xxx境内蜀道全长151公里,贯穿11个乡镇。目前境内现存有古树名木37种12606株,尤以蜀道古柏最具规模,共有7803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其余古树名木品种主要有紫薇、石楠、银杏、青檀等。
二、xxx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情况
xxx县深入贯彻XJP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xxx省长和xxx书记来剑调研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古树名木,大力弘扬爱绿植绿护绿文明新风,合理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蜀道上的千年古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022年1月4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发表黄强省长在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XJP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赞誉xxx蜀道上从古代的县令一直到现在,在离任交接时都要一一清点古柏树,或许这就是中国林长制的源头。
(一)建章立制依法保护。一是制定管理办法。针对蜀道古柏的保护管理,颁布《xxx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保护管理责任措施、开发利用原则,并将植柏护柏、培育发展二代古柏,纳入相关乡镇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二是继承和发扬“离任交接制度”。明确古树名木所在地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班子成员分段包干、镇村干部定人定树的责任体系。在换届和工作变动时,以乡(镇)为单位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离任交接书,并围绕树名木数量、生长情况等内容离任审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已举办集中离任交接仪式2次,完成县长离任交接2次,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离任交接20余次。三是压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建立林业、住建、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旅体等部门联席会商制度,成立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定期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开展古柏保护监督管理。组建专业科研机构。拟成立xxx县古柏研究院,系统研究推进古柏保护利用。组建古树名木专家库,邀请省林勘院、省林科院、川农大等教授、学者21人,严格依据四川省古树名木鉴定标准和要求,对全县的古树名木进行鉴定和申报认定。
(二)全面建档挂牌保护。一是精准核查识别。按照“一树一档”要求,进行全面普查调查,逐株定位、标号、登记,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采集GPS坐标、树高、冠幅、胸径、树龄等信息,建立图文电子信息档案,实现动态管理。二是科学分级管理。按照国家古树名木鉴定标准和要求,组建古树名木专家库,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鉴定,逐级申报认定一级古树7489株、二级古树225株、三级古树89株,实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