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区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XX区煤炭资源禀赋,境内煤炭储量大、种类全、品质优,是国家确定的新疆重要煤炭、煤焦化、煤化工基地之一。近年来,XX区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三基地一通道”建设等有利机遇,立足打造库拜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推动传统煤化工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稳步发展,产业融合加速聚集,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总体情况
XX区共有XX、XXX、XX3个产煤县(市)5大矿区,分别为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XX矿区、XX县XX矿区。总体规划中备案煤炭地质储量82.86亿吨,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8.26亿吨,主要煤种为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种类齐全的优质炼焦用煤和动力煤,部分煤种在全疆乃至全国稀有,焦煤储量占全疆的83%,是发展焦化及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优质理想原料。合计规划中型以上矿井43个、总产能3705万吨/年。共有各类煤矿企业23家,已建成火电站4个(含农一师1个),装机规模246万千瓦,2022年已发电量24.60亿千瓦时,占地区发电总量的85.23%。共有煤化工企业7家(焦化6家、煤焦油精深加工1家),年产焦炭532.13万吨、煤焦油27.16万吨、粗苯7.3万吨、甲醇8.25万吨、LNG7.94万吨,沥青、蒽油、洗油等产品共计2.52万吨、焦炉尾气14亿立方米。煤电煤化工产业已成为地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对保障民生需求和工业生产、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具体做法
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76331”战略,围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高价值深加工新路径,稳步发展焦化产业,加大焦化副产品深加工力度,适度发展焦炉气制甲醇,探索发展焦炉气制乙二醇,有序推进煤焦油深加工、粗苯加氢精制,加快推动库拜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延伸发展煤—焦—电—化—盐化工产业及下游副产品加工产业,推动煤化工产业与石化、纺织产业融合发展。
(一)抓政策扶持,促有序发展。坚持循环、高效、绿色理念,充分利用库拜稀缺的焦煤资源,深入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将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纳入《XX区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给予重点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加快“跑部进京”,推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加快完善煤化工产业基地配套水、电、气、热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改善“软环境”,保证煤化工项目正常有序建设。
(二)抓布局优化,促集群发展。坚持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约开发。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现状,科学规划煤化工项目和规模,加快形成市场互补、良性互动、整体推进的煤化工产业平衡发展新格局。以XX市、XX县为重点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发展煤油共炼,形成与传统石化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以XX市、XX县、新和县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焦化企业拓展煤焦油深加工、粗苯精加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技术,打造具有控制力的焦化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推动煤化工、盐化工两大板块合力高效发展,构建煤盐联动一体化发展的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中间层级副产物再利用和再资源化加工水平,加大煤层气、焦炉气等副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实现产业板块间能量流的合理循环。
(三)抓延链补链,促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