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镇2022年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XJP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大文明村镇创建力度,推动xx镇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区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XJP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和宜居乡村建设为主题,以农村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为主要任务,通过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xx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保障。
二、创建目标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坚持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新时代新农村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户为基础,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力争文明村镇创建成功。
三、创建评选标准
(一)创建文明村标准
1.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创建活动规范活跃。村级党组织健全,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模范作用好;学习贯彻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务公开,村两委成员务实清廉、作风正派、干群关系融洽。
2.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事业日趋完善。贯彻执行《x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持续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依法制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寨社会稳定,治安良好;交通、水利、通讯、电力、医疗、环卫等基础设施完备;适龄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杜绝早婚早育现象;贫困人口发生率不高于1%。
3.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村风民风健康向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开展新时代讲习所宣讲活动;开展“宜居乡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诚信农民等创建评选活动,礼遇道德模范,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整治陈规陋习;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乡村自我管理组织;巩固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养成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4.文化建设力度加大,积极营造文明乡风。建好用好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有一支以上群众性文艺队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村民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5.环境建设力度加大,人居环境明显优化。开展“美丽农家”创建,推进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洁优美;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二)创建文明镇标准
1.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务实清廉、作风正派,各种便民利民政策落地,干群关系融洽;每年有一定经费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2.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经济质量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