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大学之谓:培养大写的人
深圳大学2020年教师节大会讲话深圳大学党委书记 刘洪一
(2020年9月11日)
今年的教师节有特别的意义,一是经受了新冠肺炎的考验,全校师生终于返校上课了;二是深圳经济特区创建40周年,深圳迈入先行示范区建设历史新阶段。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
37岁深大:特区奋斗史的一个缩影
疫情期间,学校许多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筹划多年的校史馆就要同大家见面了!深大建校37年,时间不长,但阅历丰富,以致反复讨论才作出了三个时期的断代划分,即“筚路蓝缕,创校启航”的创校时期、“脚踏实地,立校固本”的立校时期、“自强不息,建设一流”的强校时期。37年的学校历史几乎完整地契合了深圳特区的发展史,其间既有“卖掉裤子也要办好深圳大学”的艰辛创业,也有乘小平南巡讲话东风用25年走完内地大学50年历程,还有创造深大速度,实现文化引领、内涵发展的创新转型,而今又以特区建立40周年和国家“双区”建设为新起点,开启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新征程。可以说,深圳大学从创校到成长,无论顺境逆境,始终与特区发展血脉相连,37年深大史是深圳特区40年艰苦卓绝奋斗史的一个缩影,30万深大人没有辜负小平“一定要办好深圳大学”的殷殷重托。
1984年1月,春季破土秋季开学。小平说“深圳速度”。回到北京,小平同志又叮嘱深圳来客:“你们一定要办好深圳大学”。
嫡长子:历史的天然的特区精神传承者
校史馆里有一份发黄的文献,是教育部对广东省人民政府申请设立深圳大学的批复(教计字079号),时间定格在1983年5月10日。这是深圳大学的出生证,深圳高等教育的嫡长子就这样诞生在一个经济拮据、市领导“任性”卖掉裤子也要办学的新兴城市,诞生在一片荒芜的海滩,和一个前景并不明晰的历史节点。
生命有基因遗传,大学有文化血脉。作为特区高等教育的嫡长子,深圳大学始终与特区改革开放的恢弘进程同频共振,时空两维的历史逻辑不仅规定了深圳大学作为特区高等教育嫡长子的天然身份和集体人格,也从基因底层注定
了深圳大学必然成为特区精神的文化传承者。
所以,嫡长子之“嫡”讲的不是宗法血统,而是精神血脉——它的核心是改革创新。40年过去,小渔村变成大都市,荒芜海滩变成美丽校园,所谓改革进入深水区,本质上是进入了利益与人性叠加的漩涡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步巨大,但积水很深。多年前我曾提出中国高校存在严重的“五化”问题,即急功近利的功利化、虚火旺盛的空壳化、自娱自乐的游戏化、缺乏整体设计的碎片化、把教育当成比赛的竞技化;2017年《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大力倡导“顶天立地育人”的大学学术文化;近年来国家强力推进“破五唯”——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唯奖项,目的就是要革除积弊,回归教育宗旨,提升大学服务国家的真本事。方向早已明确,在新标准与旧桎梏的纠缠中,深圳大学只要拿出破中立、立中破的勇气,不仅困局能够迎刃而解,而且完全能够在中国大学的前行序列中找到真正排头兵的位置。
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
嫡长子之“长”讲的自然是长子的担当。1983年1月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提交创建深圳大学的报告申明:创建深圳大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为经济特区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37年来,我们为特区和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校友中许多响亮的名字和他们的奋斗故事已经成为特区创业史乃至改革开放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深圳投入全市半壁财政创办深大,37年来,深大校友不仅为这座城市贡献了巨量税收和就业,更重要的是贡献了一批足以屹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