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突围突微突危
——海陵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泰州市社科联(院)集中调研组
2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乡镇工业园区。正因为位于城市之中,又较其他园区经历了“要不要搞”“让不让搞”“能不能搞”的诸多争论和质疑。
20年来,这里担负着市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产兴城、工业强市的使命担当,聚焦发展,聚集资源,聚合要素,聚力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城市园区转型发展之路。破茧化蝶,已逐步成长为一个现代都市型产业园区、科创智创型活力新区、宜居宜业型城市片区,以新的形象崛起于城市之东。这里,就是海陵工业园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开发园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近期我们对海陵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剖析,并提出工作建议,以期对全市园区转型发展有所启发。
上篇:突围之路
杀出重围,是每个园区面临的一道必答题。海陵工业园区的突围,不仅有工业园区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作为城市园区,面临着更多个性问题,是绕不开的关口、等不得的瓶颈、推不掉的难题。他们咬定发展不放松,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能够彰显特色和优势的突围之路,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都市型工业园区、产城深度融合的城市新片区、多元要素集聚迸发的创新活力区。从全省开发区的激烈竞争中成功突围,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为承载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完善城市功能,2003年4月,园区在原泰东镇应运而生;2006年4月,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11年8月,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挂牌成立。目前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他们坚持把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用创新的方法驱动发展,坚持活化存量,优化增量,注重质量,突破总量,坚持接二连三,优二强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互动并进,从当年微不足道的乡镇园区逆袭成为举足轻重的现代园区。在全省91家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排名中,由2016年的60位跃升到2020年的27位,4年内上升33位,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58.3亿元、工业开票销售29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5%、19.6%、22.5%,实现了逆势上扬。
从低端低效的传统产业中成功突围,城市经济显示度不断提高。
园区发展初期,以机电配套、机床加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为主打,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明显。他们壮士断腕,腾笼换鸟,双招双引,培大育强,一方面聚焦发展智慧家电、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一方面重点打造文创园、科创城、信息城等新型产业载体,大力引进博士科技、江苏亿蜂信息科技、泰科检测、华设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努力打造一个承载和体现城市经济、城市产业的现代都市型工业园区。文创园加强招引数字经济、广告文化、影视制作、总部经济等项目,强化税源经济培育,从业人员由原来400多人跃升为1000多人,盈利水平明显提升。科创城以科创社区、科技人才广场等载体为抓手,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全链式孵化平台,放大创新溢出效应。信息城重点建设泰州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招引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打造信息产业新高地。2021年,园区已拥有400多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80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招引高科技高层次人才项目1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07人,主要指标在全市重点产业园区名列前茅。
从参差不齐的城市环境中成功突围,产城互动融合度持续优化。
园区从当年乡镇基础上建设起来,周边环境可谓脏乱差。他们立足于整个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中加快产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