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写材料用典】师其意,而不泥其迹
【例文】守常势难以应变,循常规不能出新。战争实践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给人以教益的,不是教条之死板,而是思维之灵活。从“千差万别”中创造“千变万化”,是一个除旧布新、革故鼎新、固本开新的过程,需要“师其意,而不泥其迹;注其神,而不摹其表”。如果拘泥于一格、固守于一端、呆板于一法,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就会如同话剧《前线》中的戈尔洛夫,在思维僵化、循规蹈矩中一败涂地。(解放军报《不知千差万别难有千变万化》)
【典故】出自宋代晁补之《跋董元画》,乃知自昔学者,皆师心而不蹈迹。
【释义】意思是,学习前人的理论只能学习它的基本精神,而不能死守它的具体做法。
【赏析】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如果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是干不好事、更干不成事的。我国古代留下“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等故事,生动告诉我们,当时间发生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化,否则会酿成大错。“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重视学习善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