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写材料用典】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例文】“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广大党员干部不妨对照焦裕禄,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焦裕禄那样,把群众当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增进群众感情,当好人民公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观念。(河南日报《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典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释义】意思是,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赏析】“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中国先哲悟出的深刻哲理。《荀子·哀公》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孔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孔子比喻,君上就是船,百姓就是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倾覆淹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至一个朝代的政权,小至一个政府的官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融洽和谐,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