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本文档共计 2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写材料用典】至论不如清
【例文】至论不如清,清廉之名靠的是清廉之为。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对为官从政者来说,都想给老百姓留下清廉为民的形象,但清廉不靠清谈,不是挂在嘴上、靠言语标榜出来的,也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生人品官德的坚守,是从内到外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这样的清廉是他们“本来如此”的真实。(中国纪检监察报《至论不如清》)
【典故】出自唐代杜荀鹤《送人宰吴县》,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草履随船卖,绫梭隔水鸣。唯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
【释义】意思是,抚治百姓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任何华丽与高明的言论都不如为官清正廉洁。
【赏析】杜荀鹤的《送人宰吴县》,一反送别诗的或惜别伤离、或愤慨不遇的消极情绪,立意高远,持论正当,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自己“未能忘救物”的“诗旨”,表达了民众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和朴实愿望,也给为官从政者以启示,行胜于言,高谈阔论、夸夸其谈不如清正廉洁、务实为民。自古以来,许多清官廉吏、贤人君子把清廉品格作为毕生价值理想和政治实践追求。杨震拒金,不畏人知畏己知;吴隐之饮“贪泉